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华儿科杂志》“并发症与合并症辨析”一文[1]的“编者按”中指出,辨析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概念和用法,不仅仅是一个汉语名词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和专业用语问题。因为任何儿科疾病,尤其是严重性疾病的预后,常取决于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有无,及其严重程度。儿科临床医生应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术语,充分认识不同个体、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现就此问题,提出我们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除影响心肺功能外,对三大代谢及其他功能方面也有改变。了解这些变化对掌握肺炎发病机理,正确指导诊断和治疗是不可缺少的。蛋白质代谢所有测定肺炎患者蛋白组成的学者  相似文献   
3.
石秀萍  张云  屈大坤 《安徽医学》2009,30(8):947-948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检测在婴幼儿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便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9例婴幼儿以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依喘息症状和(或)两肺哮鸣音有无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总IgE测定。结果甲组中血清总IgE升高14/27(50.18%),乙组3/22(13.6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gE升高可能与婴儿喘息有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机体反应性改变,小儿肺炎的病因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将近年来有关资料作一概述,供儿科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儿感染性中毒性脑病是小儿各种感染性疾病并发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现将我院自1982年~1991年收治的86例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男51例,女35例,<6个月13例,>1岁36例,>3岁15例,7岁10例,>7岁12例。原发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30例,支气管肺炎10例,化脓性胸膜炎4例,化脓性肺炎3例,败血症或脓毒血症20例,肠道感染11例,急性感染8例。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中毒性脑病,是小儿各种感染性疾病并发抽搐、昏迷等神经症状,并排除各种脑炎、脑膜炎的临床综合症。现将本院近九年来收治的1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感染中毒性脑病是在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肺炎早期,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这种病理状态可决定疾病的预后。如不及时抢救,常在原发性感染特异性症状出现之前就造成死亡。 本病命名尚不统一,如:恶性综合征,脑炎反应,原发感染中毒症,神经中毒症、脑型肺炎、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一、原发疾病、年龄、性别和诱因:巴达利亚等分析137例感染中毒性脑病,并对62例死亡小儿的大脑作病理学检查。原发疾病主要是肺炎,其次为急性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脓毒血症。1岁以内最常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从1977年1月~1987年9月共收治小儿晚期肝硬变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0例;发病年龄最小1岁4个月,最大12岁。有急性黄疸性肝炎史者6例,蛔虫钩虫感染史者7例,疟疾史者3例,肝吸虫病史1例。均否认化学药物中毒史、梗阻性黄疸史、及肝硬变家族史。入院前病程最短25天,最长一年。就诊主要原因:上消化道出血3例,鼻衄2例,黄痘5例,腹部肿块2例,发热6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破伤风15例临床分析安徽省宿县地区医院儿科(234000)郑刚李传景屈大坤1993年~1996年我院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5例,采用大剂量安定加东莨菪碱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日龄4~1...  相似文献   
10.
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38.5℃以下,对于正常背景小儿来说,这一适应性防御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不需要用解热药。世界卫生组织仅推荐扑热息痛和布洛芬在儿科临床应用,两者在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资料比较上布洛芬优于扑热息痛。布洛芬以毒性最低、安全、高效快速降热和维持降热时间长为特点。布洛芬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在发热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