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4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484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686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2275篇
内科学   1286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303篇
特种医学   6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231篇
综合类   4356篇
预防医学   2016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1644篇
  24篇
中国医学   1654篇
肿瘤学   366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966篇
  2010年   933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844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421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 2006年6月~2015年1月阜外医院诊断为ALCAPA并行手术治疗患儿29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与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结果根据包括复查结果及电话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月~1(0.75±0.27)岁,体质量4.8~11.5(8.0±2.2)kg,左心室射血分数18~66(42±18)%。患儿均出现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并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及64排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发二尖瓣轻度反流10例,中度反流5例,重度反流4例。手术中将左冠状动脉从肺动脉游离后,直接将左冠状动脉移植到升主动脉15例,用部分肺动脉干和主动脉壁或心包片作左冠状动脉延伸与升主动脉吻合13例,应用肺动脉内通道术(Takeuchi方法)1例。9例并发二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者同期作二尖瓣成形术。术毕3例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左心系统。无手术早期死亡。术后随访资料24例(83%,24/29),随访1~80(22±20)个月,患儿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ALCAPA的患儿应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直接移植术是目前重建双冠状动脉系统的首选方案, 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92年3月至1996年8月,在本院中医门诊,以交通心肾法自拟康肤宁汤内服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3.
尹永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51-3152
上中胸椎硬膜外阻滞由于风险大,并发症严重,对循环呼吸影响大逐渐被全身麻醉代替,但全身麻醉苏醒延时,拔管后有窒息误吸可能,不尽如人意,笔者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取得满意效果,同时与硬膜外阻滞和全身麻醉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器的定量扩张法在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并对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处理.方法 选择50 ml肾形扩张器埋置于残耳后乳突区无毛发皮下,术后3 d拔除引流管,10d拆除缝线.术后7 d进行常规注水,每周3次,每次注水约5 ml,注水总量为60 ml左右.注水完毕后维持扩张1个月.结果 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5 248例,完成50ml肾形扩张器埋置6 252只.扩张器维持扩张完毕后可见扩张皮肤质薄、血管丰富.并发症有血肿、扩张器外露、创口裂开、感染等,发生率较低,约为7.79%.结论 皮肤定量扩张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为耳廓再造提供了良好的无毛发、质薄、血供丰富可靠的皮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对11例C型股骨髁间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Kolmert疗效评分标准,优良率90.9%。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操作相对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Colles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lles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大部分可通过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而得到治愈。而开放性Colles骨折采取外固定治疗时由于开放伤口的存在,创面处理极不方便,增加病人痛苦,不利于患肢整体功能的恢复,并且有较多的并发症。1998年9月至2002年9月采用手法复位和克氏针撬拨复位,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开放性Colles骨折58例,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常持久的疼痛刺激对婴儿的神经系统是有害的,预防接种作为一种必要的伤害性刺激,应该引起关注,如何减少预防注射对婴儿的不良影响,笔者通过三种不同注射体位的观察比较,发现斜卧位和环抱坐位是进行预防接种最合适的体位,可减轻注射疼痛  相似文献   
9.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疾病,病死率较高。作者在临床上运用三种中药注射液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T,MSCT)各种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病变的MSCT(平扫12例,多期增强扫描15例)和二维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三维的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建(SVR)等的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7例MSCT扫描并结合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布范围及其梗阻情况。输尿管病变的MSCT表现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延时期、排泄期采用MPR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癌和输尿管息肉(11例)。结论:MSCT能更精确、更可靠地显示输尿管病变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希望成为输尿管病变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