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19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TLIF术)和对照组(常规TLIF术),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257.31±19.75)U/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3,P<0.05),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28.81±3.44)μ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P物质(SP)水平[(314.62±35.69)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3,P<0.05),前列腺素E2(PGE2)水平[(2.35±0.37)pg/mL]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兔皮质骨来源的成骨细胞复合异种脱蛋白骨进行脊柱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4组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Ⅰ组,组织工程骨组;Ⅱ组,空白对照组;Ⅲ组,单纯异种脱蛋白骨组;Ⅳ组,自体髂骨组.术后10周将动物处死做大体观察、手工力学、X线片、CT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大体观察、手工力学、X线片及CT检查均显示Ⅰ、...  相似文献   
3.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08年2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23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6~73岁,平均46.6岁;左侧8例,右侧15例。17例为摔伤,6例为车祸伤。根据Neer分型,2部分骨折(Ⅱ型)12例,3部分骨折(Ⅲ型)6例,四部骨折3例(Ⅳ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3个月。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出现螺钉切割脱出,无1例出现腋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术后功能评价采用Constatit评分表评价.优良率为86.9(20/23)。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好.可以达到骨折功能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特别对老年骨质疏松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不同入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单侧组采用单侧入路,双侧组采用双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建双钢板固定技术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早期切开复位,重建双钢板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6-36个月,按Aitken和Rorabeck标准进行肘关节的功能评定,优良率95.2%。结论采用重建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坚强的内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重建双钢板固定技术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建双钢板固定技术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4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早期切开复位,重建双钢板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6~36个月,按Aitken和Rorabeck标准进行肘关节的功能评定,优良率95.2%.结论 采用重建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坚强的内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分为A组、B组,各39例,A组接受经单侧入路PKP治疗,B组接受经双侧入路PK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骨水泥用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ODI评分显著下降,伤椎前缘、伤椎中央高度显著提高(均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B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侧入路相比,单侧入路PKP应用于OVCF患者中,手术用时更短,可减少骨水泥量及透视次数,在减轻疼痛、提高脊柱功能及椎体高度方面的效果与双侧入路相近,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应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股骨颈骨折较少见,发生率约为成人股骨颈骨折的0.8%,大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既往治疗方法很多,治疗后并发症高,如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骨骺早闭、骨愈合不良、骨不连等。自2004年以来应用C形臂X线机引导下切开复位中空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13例,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包括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术前、术后、术后1周、6个月的VAS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9例瞄。椎间盘突出症均行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全内窥镜下微创椎间盘切除术。结果49例获得6-9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术后各随访时间的腰痛及腿痛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评定按腰椎改良MacNab功能标准:优22例,良26例,可1例。结论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