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瘤卒中的临床诊断分析及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瘤卒中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率。方法 对16例确诊的脑瘤卒中的临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病人中,6例(38%)于病前存在神经内科症状,10例以突发性卒中起病,临床表现依病灶部位、大小决定,内科治疗效果差,13例行手术病理确诊。影像学主要表现:(1)不规则高低密度混杂影。(2)水肿明显,与脑出血水肿期龄不符。(3)灶周强化。结论 脑瘤卒中易误诊为高血压或自发性脑出血,但比较其临床表现,尤其是影像学方面有一定的特点,诊断中要综合分析,加强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知识,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的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有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临床表现为发热、肌强直、肌酶增高、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综合治疗有效。结论恶性综合征临床少见,多有抗精神病药物服药史,主要与药物影响脑内递质有关,肌酶增高为主要诊断依据,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虽经积极降氨等治疗,但恢复差.随访2例死于肝昏迷、消化道大出血,余2例2 a内未好转.结论 HM患者以下肢痉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多为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肝移植可能为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瘤卒中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率.方法对16例确诊的脑瘤卒中的临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病人中,6例(38%)于病前存在神经内科症状,10例以突发性卒中起病,临床表现依病灶部位、大小决定,内科治疗效果差,13例行手术病理确诊.影像学主要表现(1)不规则高低密度混杂影.(2)水肿明显,与脑出血水肿期龄不符.(3)灶周强化.结论脑瘤卒中易误诊为高血压或自发性脑出血,但比较其临床表现,尤其是影像学方面有一定的特点,诊断中要综合分析,加强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知识,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奥与降纤酶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61例 ,随机分为两组 :联合组 3 1例 ,丹奥 80mg/次 ,2次 /d ,14d为一疗程 ;降纤酶 10U、 5U、 5U分别加入生理盐水 15 0ml,于第 1、 3、 5d静滴。降纤酶组 3 0例 ,单用降纤酶 ,用法同上 ;其他活化脑细胞、脱水、清除自由基等治疗两组相同。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 71% ,有效率 96 8% ,高于单用降纤酶组 ,且治疗后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奥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疗效优于降纤酶组。  相似文献   
6.
尹变利  周旭峰 《临床医学》2006,26(10):11-12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内科治疗随访证实的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MR)图像。结果脑微出血临床上缺乏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为在梯度回波T2*W I均匀一致的卵圆形T2信号减低区。结论本病MR I具有特征性,MR I检查对脑微出血的诊断有确诊意义,对治疗方法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8例明确为RPE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预后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血压高、视觉障碍,可伴有抽搐、意识障碍.6例核磁共振DWI为低或稍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高信号,预后良好;2例延误治疗患者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预后不良.结论 RPES为临床少见的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疾病.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后循环区域的异常病灶.以血管源性脑水肿为病理基础,积极治疗后可治愈,治疗不及时,发展为细胞毒性脑水肿,影像上表现为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对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3例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偏头痛,渐出现颅神经麻痹、肢体轻偏瘫。磁共振可见大脑镰、小脑幕、鞍旁硬脑膜结节状或条带状增厚,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增厚的硬脑膜变薄、消失,强化减轻。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少见,以头痛、脑神经麻痹等为主要症状,磁共振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依据,治疗后影像学亦好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0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8例有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2例不规律服用美多芭,临床表现为发热、肌强直、肌酶增高、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综合治疗有效。结论恶性综合征临床少见,多有抗精神病药物服药史,主要与药物影响脑内递质有关,临床表现及肌酶增高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临床上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的一种颅内真菌感染。多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以脑脊液中发现病原菌为确诊根据。其治愈率低,疗程长,死亡率高。治疗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氟胞嘧啶等抗真菌药,但副作用大,尤其是两性霉素B,大部分病人不能耐受。近年来配合鞘内注药的开展,使治愈率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死亡率,缩短了治疗时间。笔者在临床上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鞘内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