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胃大部切除手术的广泛开展,胃术后内迹的报告日渐增多,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报告我院自1951年6月至1998年12月施行胃手术后发生腹内迹的病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47年间共实行胃大部切除手术6474例,其中Billrothl式手术5784例。胃术后内涵7例,发生率为0.12%。7例病人出现内疚的时间分别为术后4d、sd、Za、3a、sa、6a、7a。7例病人输入段肠管长度分别为15cm、25cm、14cmn、13cm、14crn、13cm、14cm。临床主要表现是绞窄性肠梗阻、腹膜炎,其中2例出现中毒性休克。7例病人中术前可确诊为内恢者仅2例.其余均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与对照组(给予传统修补术治疗),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尹会义  刘瑾琨 《医学综述》2012,18(4):634-635
目的探究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入住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根据各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诊疗措施及积极耐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后,给予相应处理,29例患者完全康复,11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3例患者死亡。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准确的诊断、积极治疗、耐心护理,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贫血的发生及相关因素,为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Ⅲ-Ⅴ患者贫血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46例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发生贫血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6例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中,发生贫血者76例,发生率为52.1%,严重程度方面,轻度贫血占9.2%,中度贫血占35.5%,重度贫血占36.8%,极重度贫血占18.4%;单因素分析,血磷水平、血钙水平、血铁水平、维生素D含量、糖尿病与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并发贫血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磷水平偏高、血钙水平偏低、血铁水平偏低、维生素D含量偏低4个危险因素为影响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磷水平偏高、血钙水平偏低、血铁水平偏低、维生素D含量偏低是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腹股沟疝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术后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手术时间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分别为93.9% (46/49)与81.6% (40/49)( x2=2.645,P<0.01),(45.2 ±7.2) min与(51.4±6.4)min(P<0.05),(60.8±5.4) min与(71.4±6.7)min(P <0.05),(2.0±2.1)min与(4.9±1.8)d(P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79,P<0.01).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更适合腹股沟疝,手术时间及康复时间短,降低腹股沟疝患者复发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大肠穿孔103例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大肠穿孔是指大肠本身无任何病变或外伤所致的突发性穿孔 ,亦称特发性穿孔。该病少见 ,Bradie于 182 7年首先报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极易误诊。为阐明该病的特征 ,作者统计 194 9~ 1996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 4 6篇 ,计 10 7例 ,对其中 4 5篇 ,计 10 3例有较详细记载者 ,进行综合分析 ,以提高对该病的规律性认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3例中 ,男性 75例 ,女性 2 5例 ,性别不详者 3例 ,年龄 32~ 78岁 ,有详细记载的平均年龄为 59 1岁 ,其中≥ 4 5岁者 ,占 93 7% ,≥ 6 0岁者 ,占 50 % ,就诊时间 :有 88例从 10…  相似文献   
8.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防治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会义  史海安 《腹部外科》1998,11(3):137-138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且居急腹症之首。Jess报道500万人口的城市中16%施行过阑尾切除术。我国每年700~800人中约1人发生急性阑尾炎,约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占普外科同期收治患者总数的13.8%~26.0%。而阑尾切除后,切口感染率占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45.1%~83.8%,如何防治切口感染,是普外医师值得重视问题。切口感染是指术后切口有分泌物需拆线引流或有分泌物需更换敷料者。戳孔引流口感染不列为术后切口感染。一、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近10年来,国内不少作者经过对比及统计学处理,提示下列因素为切口感染的…  相似文献   
9.
尹会义  刘瑾琨 《四川医学》2012,33(4):689-691
目的 了解我院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2010年12月的475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106例,对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间以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00%,其中抗茵药物使用率较高的药品为甲硝唑、氨曲南、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结论 我院行阑尾炎术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预防性用药时间偏长、起点偏高,少数药物联用方式不当的问题,因此应加大医院的管理力度,逐渐改善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大肠穿孔103例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