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直肠壁内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结构特点,为探讨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半薄、超薄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结果大鼠直肠壁的黏膜固有层深部可见毛细淋巴管,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均有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结论直肠壁各层内均有毛细淋巴管,除黏膜层外,还存有淋巴管。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广泛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一氧化氮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在多发性硬化的经典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一氧化氮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防治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4.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膈肌起搏(EDP)是一种用于改善通气量的新技术,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患者的通气量和增加膈肌活动幅度有显著作用。自1988年7月,我们采用EDP治疗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满意。本文就EDP的临床应用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0岁.左上腹间断性疼痛向左腹股沟放射,伴腹胀、厌食2月余.体检:脾大肋下一指.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未见异常.CT扫描:脾脏明显增大,形态异常,脾内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大小约11 cm×7cm×14 cm,密度不均,病灶与正常脾组织界限不清,增大的脾脏压迫左肾向下向前移位(图1、2).超声检查:脾脏体积增大,厚径8.3 cm,脾内混杂回声肿物,边界不清.手术所见:脾脏大小约20 cm×10 cm×16 cm,质地中等,内见大小约10 cm×6 cm×15 cm实质性肿块,切面呈暗红色,无包膜,边界不清,与胰尾部轻度粘连,脾脏后外侧与后腹膜粘连.  相似文献   
6.
7.
李蕾  贺婷婷  王咏梅  于淼  尚宏 《吉林医学》2014,(7):1565-1566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路径(CNP)护理干预在眼科单纯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按临床路径对127例单纯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入院护理、体位指导、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抗感染治疗及眼压观察、出院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运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服务以来,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护理人员运用科学有效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符合单纯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要求,使护患关系更融洽,减少了安全隐患,对患者满意度提升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室间隔缺损(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之一。较大的缺损在婴幼儿期手术,可避免形成严重肺动脉高压,造成右向左分流而失去手术时机。本文总结463例3岁以内婴幼儿室缺术后护理的体会。1 临床资料自1990年1月至1999年6月,我科对463例婴幼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实施心内直视室缺修补术,其中男262例,女201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2.2岁,体重4~25kg。单纯室缺  相似文献   
9.
体外膈肌起搏(EDP)是具有增加慢性阻塞性气肿患者的通气量和辅助呼吸作用的一种新技术。我们采用EDP治疗慢性呼酸并发肺性脑病23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简要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88年11月~1990年2月,我科收治肺性脑病患者23例,其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符合慢性呼酸并肺性脑病的诊断。23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包括供氧)基础上配合EDP治疗,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EDP治疗前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11例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加以改良,观察其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肠道或肿瘤穿孔率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11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肿瘤破溃及肠道穿孔,未出现阴道、前列腺、精囊及尿道的副损伤;其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会阴疝的发生;病理检测环周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 26个月,1例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死亡,病死率为9%,均无会阴部慢性疼痛的发生.结论 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可以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和术中穿孔率,减少肿瘤局部复发,盆底筋膜的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