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探究影响其术后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浠水县人民医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85例(92眼),依据WHO 2003《盲及视力损害分类标准》,将术后100 d最佳矫正视力<0.3 D的患眼设为视力损伤组,其余设为视力正常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近视时间、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度、角膜散光度、后巩膜葡萄肿、黄斑病、玻璃体后脱离、术后并发症,术后15 d、100 d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黄斑区检查等情况,对单因素得到的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5 d裸眼视力,58眼(63.04%)<0.3 D,34眼(36.96%)≥0.3 D;最佳矫正视力,44眼(47.83%)<0.3 D,48眼(52.17%)≥0.3 D。术后100 d裸眼视力,42眼(45.65%)<0.3 D,50眼(54.35%)≥0.3 D;最佳矫正视力,30眼(32.61%)<0.3 D,62眼(67.39%)≥0.3 D。至随访结束,出现6眼晶状体后囊膜Ⅰ级(Odrich分级)浑浊,给予YAG激光治疗后均可见眼底;92眼术后眼底和黄斑区检查发现均有高度近似眼底变化,其中32眼黄斑病变,15眼漆裂纹,12眼Fuchs斑,8眼裂孔,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7眼劈裂,4眼前膜,1眼出血。单因数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近视时间、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后巩膜葡萄肿、黄斑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玻璃体后脱离、角膜屈光度、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以上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眼轴长度(≥30 mm)、角膜散光度(≥1.30 D)、合并后巩膜葡萄肿、合并黄斑病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眼轴长度≥30 mm、角膜散光度≥1.30 D、合并后巩膜葡萄肿、合并黄斑病均能降低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疗效,治疗中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