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9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各类并发症11例(1.38%),其中腹腔内出血2例,胆管损伤1例,胆漏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切口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胃肠道损伤2例。死亡1例,病死率0.13%。结论胆管损伤、腹腔出血、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遵守操作规范,及时中转剖腹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对82例各种类型胆管结石患者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根据乳头的形态、位置及结石大小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机械碎石、取石网篮或球囊取石,术后部分患者行ERBD治疗。结果:EST一次性取石成功71例,2次取石成功6例,EPBD后取石成功5例;EST术后发生中等量消化道出血3例,胰腺炎1例,急性胆管炎2例,网篮和结石同时嵌顿转外科手术1例,并发症发生率8.54%。结论:内镜是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和胆道术后胆总管残留或复发结石的理想方法,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近期排便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的近期肛门排便功能的情况。方法对肿瘤下缘距肛缘3~7 cm采用保肛手术治疗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分为两组,5~7 cm为一组,小于5 cm为一组,研究术后排便情况。结果患者排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术后(115±38)d。5~7 cm患者术后6个月控制大便功能恢复正常,小于5 cm患者控便功能恢复欠佳。结论肿瘤下缘距肛缘在5~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保肛术后近期能够获得良好的控便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普通平片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1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2.17±0.65)分、疼痛持续时间(0.95±0.66)d、下床活动时间(11.85±3.66)h、住院时间(5.43±1.73)d、切口长度(2.36±0.03)cm、出血量(159.65±20.36)ml均优于对照组的(3.34±1.05)分、(2.08±0.73)d、(22.32±6.84)h、(7.68±2.25)d、(5.12±0.25)cm、(256.32±28.26)ml,住院费用(7685±300)元高于对照组的(4585±232)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有明显优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膀胱癌侵犯输尿管所致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晚期膀胱癌导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B超、CT、MRU等检查确定输尿管梗阻的部位,明确梗阻与膀胱癌的关系。采用尿流改道术治疗该类患者21例,其中肾造瘘术5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2例,回肠膀胱术4例。术后17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4例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CT扫描和MRU对输尿管梗阻部位的确定较准确;对并发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膀胱癌,应尽早行尿流改道术,以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右半结肠癌12例,左半结肠癌14例,直肠癌2例。行右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12例,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14例。Hartmann术1例,Dixon术1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老年人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是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02月期间,50例腹腔镜手术手术治疗的小儿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进行总结及评估。结果 50例患者中,47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术后出现阑尾周围脓肿,在B超引导下给予引流,并给予加强抗感染保守治疗痊愈。全部患儿平均手术时间(50±2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d。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57例,其中肾囊肿去项术26例,肾上腺手术19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4例,肾上腺结节性增生3例,肾上腺囊肿1例),单纯肾切除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例。结果57例中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余55例成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肾囊肿去顶术58.1±21.4min、肾上腺手术86.0±26.3min、单纯肾切除术172.8±30.2min、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7±25.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肾囊肿去顶术36.7±9.0ml、肾上腺手术72.6±31.5ml、单纯肾切除术93.7±37.6ml、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8.6±13.4ml。无输血病例,术后住院时间3~10d(平均6.2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究缺铁性贫血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UKB数据库中缺铁性贫血和结直肠癌数据,将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方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同时采用加权中位数(WM)和MR-Egger回归作为补充分析方法。Cochran Q检验和MR-Egger回归结局用于敏感度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IVW分析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与结直肠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1.284,95%CI:1.037~1.591,P=0.022)。根据敏感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结论 缺铁性贫血与结直肠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缺铁性贫血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