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于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前加以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应激反应、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6.03±1.18)min]、麻醉苏醒时间[(18.31±1.53)min]与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60.53±5.28)min]均短于对照组[(9.43±1.69)、(27.58±2.67)、(83.69±7.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醒后15 min、术后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25±0.97)、(1.53±0.42)分]均低于对照组[(4.61±1.06)、(2.31±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邵寅寅  宗斯  赵燕峰 《当代医学》2022,28(8):134-13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阻滞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镇痛方法分为Q组(n=36)与T组(n=40)。Q组采用腰方肌阻滞(QLB)镇痛,T组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舒适度(BCS)评分。结果 术后2、6、12、24、36、48 h,Q组VAS评分均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T组,且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5 min,两组SBP、DBP、HR均上升,但Q组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48 h,Q组BCS评分均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的镇痛效果优于TAPB,能减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使用量,稳定术中血压和心率,且患者舒适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体位控制剖宫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在本院选择剖宫产手术的300例足月孕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A、B和C组,每组100例。A组产妇麻醉成功后选取平卧位,B组产妇麻醉成功后将产妇平卧位,在产妇右髋部垫一个沙袋,使子宫向左侧倾斜15°~30°,C组产妇麻醉成功后即刻静脉泵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同时在产妇右髋部垫一个沙袋,使子宫向左侧倾斜15°~30°,比较三组产妇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状态、新生儿的Apgar评分以及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麻醉前后,C组产妇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B组和A组T2、T3的SBP与DBP均低于T1,T2、T3的HR均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产妇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新生儿出生1 min后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5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为1%,显著低于B组的35%和A组的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泵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体位改变能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更好的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