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老年患者的效果。 方法 2019年3月至9月便利选取3家综合医院VaMCI老年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n = 38)和试验组(n = 38)。两组均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另行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J)和连线测试进行评估,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后1年的跌倒次数。 结果 对照组2例、试验组3例退出。干预后,试验组MoCA-BJ总分和各维度分除命名外,均高于对照组(|Z| > 2.002, P < 0.05);连线测试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Z = -5.949, P < 0.001)。干预后,试验组1年内跌倒次数明显降低(χ2 = 10.080, P < 0.01)。 结论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可以改善VaMCI老年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特别是对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有明显影响,可降低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语义性痴呆( semantic dementia,SD)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 SD患者18例,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头MRI检查和神经心理评估,神经心理评估包括语义记忆(物体命名任务)、总体认知功能评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视空间能力[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精神行为症状[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及总体严重程度[改良额颞叶变性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Modified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FTLD-CDR)]的评估.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60.6±8.5)岁,5例于65岁后发病,均以找词困难、命名障碍为首发症状,10例主诉有记忆障碍,14例出现人格行为改变.5例曾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1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无一例患者此前被明确诊断为SD.语义记忆评估显示所有患者对生命类和非生命类物体的名称及功能均有明显遗忘.MMSE(10.94±8.86)分,16例患者命名完全错误,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阅读和书写能力亦有损害,但与命名比较相对较好.CDT临摹(4.61±0.85)分,14例完全正常.ADL (29.72±8.75)分,病程5年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全面下降.NPI(8.00±7.22)分,14例患者出现异常.FTLD-CDR显示所有患者的语言障碍得分最高.头MRI检查显示多数患者以左侧颞叶萎缩为主,但有1例患者右侧颞叶萎缩重于左侧.早期萎缩局限于左侧颞极,随病情进展,累及右侧颞极、左侧额叶和顶叶皮质.结论 SD多为老年前期发病,但1/3的患者发生于老年期.语义记忆障碍最突出,行为和人格异常亦常见.临床上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最常被误诊为AD.在病程早期,患者的视空间及其他能力相对保留,病程5年的患者功能全面衰退.头颅MRI可反映疾病的进展过程和临床特征,但个别患者以右侧颞叶萎缩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CT血管成像(CTA)及DSA对颈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颈动脉夹层患者的三种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SA检查24例,CTA检查16例,颈动脉超声检查21例。DSA、CTA、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分别为95.8%(23例)、75.0%(12例)、71.4%(15例)。其中DSA显示以线样征最多见,有12例(占50%),CTA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均以双腔征多见,分别为37.5%(6例)和52.4%(11例)。颈动脉超声及CTA检出颈动脉夹层与DSA相比,一致率分别为66.7%和8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Kappa=0.39,P=0.08;Kappa=0.43,P=0.22)。颈动脉超声联合CTA检查与DSA的一致率为87.5%(15例),(Kappa=0.67,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SA是诊断颈动脉夹层的金标准,不可替代。颈动脉超声联合CTA能提高诊断率,颈动脉超声可作为颈动脉夹层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病毒性脑膜炎给予阿昔洛韦0.5 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3次/d静脉滴注及甘露醇125ml,4次/d静脉滴注治疗.第5天加用七叶皂苷钠2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静脉滴注,滴速60滴/min,约60 min输注完毕.输注完毕约8 h后,患者出现耳部闷胀不适、耳鸣及对声音分辨能力下降.次日耳部不适感和耳鸣消失,声音分辨能力下降无明显改善.纯音电测听检查示双耳高频听力中度受损,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4 d后再次应用七叶皂苷钠,剂量及用法同前,约10 h后再次出现听力下降、耳部不适、耳鸣.次日耳部不适感及耳鸣均消失,但声音分辨能力下降无明显缓解.给予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约2个月后患者听力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5.
失眠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治疗失眠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非药物疗法相较于药物治疗副作用更少,患者依从性更高.作者从现代医学疗法和传统医学疗法两大方面,综述了卒中后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和临床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的治疗机制,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自2019年12月起,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又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先在武汉被发现,随后该病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其他国家。该病具有传播广、死亡及重症率高的特点,影响深远,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而脑血管病同样为我国人群主要的慢性疾病,每年也可造成一定的死亡及致残风险。COVID-19的发病机制与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血管病本身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易合并存在,引发院内感染。笔者根据COVID-19现有的资料结合以往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对新型冠状病毒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做一归纳,以求更好地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EVT)术后90 d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接受EVT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以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管危险因素、术前实验室检测指标、术前炎性反应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就诊流程时间、脑梗死分型及血管病变部位等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且临床意义较大的项目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VT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26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152例(35.7%),预后不良组274例(64.3%)。(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  相似文献   
8.
吴川杰  宋海庆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4):1639-1644
2018年国际卒中大会上公布的《2018 ASA/AH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与前版指南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许多更新改变了目前的临床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几点包括早期血管再通治疗、院内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治疗。本文结合我国临床的实际情况对新版指南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神经科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现场督查,发现医院脑卒中诊疗质量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北京市脑卒中诊疗质量现场督查结果。结果通过督查发现,各医院优秀率逐年上升,尤其连续3年参加督查的30家医院优秀率从2015年的36.7%上升到2017年的66.7%(P<0.05)。建立脑卒中诊疗规范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医院合格率逐年增加,合格率超过80%。开展脑卒中质量控制与改进的医院合格率逐年增加。但建立急诊卒中诊疗平台、脑卒中单元及诊疗团队的医院合格率低于70%;到院-给药时间<60min的医院合格率均较低。结论通过现场督查与指导,逐步规范了脑卒中诊疗质控体系,促进了脑卒中质控管理持续改进,但仍存在卒中救治团队建立不完善、DNT合格率较低等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语义性痴呆(SD)患者语义记忆障碍的特点,揭示语义记忆的神经解剖机制。方法对9例早期SD患者(病程≤3年)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影像学检查和语义记忆评估。语义记忆评估选用常见的动物(生命类)和日常用具(非生命类),统计每一例SD患者对物体名称和功能记忆的正确比例,比较患者对生命类和非生命类物体记忆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上早期SD患者出现广泛的语义记忆损害,所有患者均无感觉或运动方面的症状及体征,颅脑磁共振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以左侧颞叶前部萎缩为主,初级感觉皮层和运动皮层正常。所有患者对生命类和非生命类物体的名称及功能均有遗忘,对名称的遗忘更严重。2例患者对生命类物体名称和功能的遗忘较非生命类物体严重,另2例对非生命类物体名称和功能的遗忘重于生命类。结论颞极是语义记忆储存的主要部位,此部位损害后,各种语义记忆普遍受损。语义复合体(名称、知觉和功能)中物体的功能较词语表征更加核心和牢固。部分SD患者存在"语义范畴特异性损害",而且模式并不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