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胶质瘤干细胞在胶质瘤耐受放射中的作用,为克服恶性胶质瘤放射耐受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方法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培养自建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以及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SHG-44,观察不同剂量直线加速器照射前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342-细胞和CD133 细胞比例、肿瘤细胞存活率和裸小鼠致瘤率等项指标,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照射前后MGM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当照射剂量为1~15Gy时,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中的Hoechst 33342-细胞和CD133 细胞比例明显增加,高达18.73%和13.70%,细胞存活率升高、致瘤率(8/8)增加、侵袭性增强,MGMT基因表达水平轻度升高。结论经一定剂量的X线照射后,胶质瘤干细胞因具有强于其他肿瘤细胞的放射耐受性而出现选择性存活且细胞比例升高,其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存活率、体内致瘤率增加,侵袭性增强。可能与胶质瘤干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提高有关,确切的分子学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CH)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120例HCH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导致梗死的可能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可能导致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 Logist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1.46,95%CI:1.17~1.82)、收缩压(OR=1.34,95%CI:1.04~1.17)、舒张压(OR=1.34,95%CI:1.09~1.65)、水肿范围(OR=1.46,95%CI:1.17~1.83)、血肿大小(OR=1.51,95%CI:1.18~1.94)、脑组织移位(OR=1.49,95%CI:1.05~2.09)是HCH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水肿范围、血肿大小、脑组织移位是HCH术后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建立脑肿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于脑立体定向仪辅助定位下,分别将经体外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球(SU-1和SU-2)和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单细胞悬液缓慢注射至裸小鼠右侧尾状核;徒手将SHG44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块、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移植成功获得的颅内肿瘤组织块和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块接种于裸小鼠右侧尾状核,HE染色检测不同来源肿瘤细胞致瘤率.结果 细胞悬液注射法致瘤率为100%(45/45).肿瘤组织块直接移植法致瘤率分别为:SHG44细胞皮下移植瘤为93.33%(14/15),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移植瘤为98.46%(128/130),肺癌脑转移瘤为72.31%(47/65);裸小鼠死亡率为1.41%(3/213).形成的可移植性肿瘤分为侵袭性明显和不明显两种类型,与亲本肿瘤特征一致.结论 两种移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包括脑肿瘤干细胞在内的人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反映了亲本肿瘤最基本的致瘤性和侵袭性特征.细胞悬液注射法操作时间较长,但为体外培养的单个细胞和细胞球移植所必须;肿瘤组织块直接移植法可用于临床肿瘤、可移植性肿瘤的直接接种,操作时间短、效率高,适用于批量实验.  相似文献   
4.
宋武超 《黑龙江医学》2019,43(5):435-436
目的研究对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其血清学指标及红细胞糖代谢情况。方法抽取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9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而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红细胞糖代谢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学相关指标如丙二醛(MDA)、S100β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胰岛素(Ins)、皮质醇(Co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红蛋白(NG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急性排斥反应(AR)均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FK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元损伤及红细胞糖代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骨瓣开颅和微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9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63例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窗入路组),30例采用微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骨窗入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患者预后。结果 微骨窗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病死率为3.2%,均显著低于大骨瓣入路组的33.6%、8.4%(P<0.05),微骨窗入路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大骨瓣入路组的65.3%(P<0.05),微骨窗组疗效显著优于大骨瓣入路组(P<0.05)。结论 对未发生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骨窗开颅较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改良内镜(MES)手术技术,在气环境下清除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65例CSDH患者,采用MES手术治疗27例(A组),钻孔冲洗术38例(B组),术后3d内复查头颅CT,随访3个月~1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术后3 d内中线移位完全回复率为92.6%,高于B组的71.1%(P<0.05).B组血肿复发率为23.7%;A组无复发病例.B组中第1次治疗失败4例,其中3例改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包膜切除术治愈;9例复发后再次钻孔冲洗治愈.结论 与钻孔冲洗术比较,MES技术操作简便、微创、视野清晰、血肿清除满意、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精准定位下内镜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的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试验组采用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所需时间、血肿清除率、临床治疗效果、GCS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所需时间、G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8.21±20.81) min<(167.25±26.84)min;(48.62±1.33)ml<(264.28±17.28)ml;(11.97±1.74)d<(21.46±1.82)d;(21.92±1.53)分<(36.94±1.32)分];血肿清除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1.01±7.58)%>(86.21±5.12)%;96.00%>6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精准定位下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利于改善手术指标,提升血肿清除率以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施行单孔胸腔镜下病变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诊断,后根据结果行相应治疗。结果确诊恶性病变16例、良性病变23例,全组病例均得到确诊。未出现单孔胸腔镜导致的手术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镜针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应用安全、可靠、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在肿瘤科不明病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至2012年49例经其他检查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镜检查,按镜下所见及病理进行分组。结果单发、多发乳白色结节20例,弥漫性粟粒样乳白色结节9例,充血水肿9例,胸膜粘连分隔10例,无异常1例。胸膜转移癌33例,胸膜结核7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6例,胸膜问皮瘤1例,胸膜转移癌伴结核性胸膜炎1例,正常胸膜组织1例。49例中确诊48例。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确诊率高的检查方法,对肿瘤科患者胸腔积液病因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