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检测博尔纳病病毒(BDV)RNA的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方法.方法 设计BDV-p40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并以已知的BDV-p40基因扩增产物的克隆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然后对已知BDV RNA进行实时定量RT-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 建立了特异检测BDV RNA的实时定量RT-PCR技术,并且可以检测到感染细胞中1个拷贝以上BDV RNA.结论 本技术可以直接用于BDV感染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消化吸收理论课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将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改革办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处理后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进行检测及分析.方法 按每组6只,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PZ高、中、低剂量(20 mg/kg、10 mg/kg、5 mg/kg)单次注射组以及中剂量连续注射组(10 mg/kg/2周),采用腹腔注射CPZ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中剂量(10 mg/kg)的CPZ单次注射及连续注射均能显著增加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P值分别为0.0007、0.0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PZ高、中剂量(20 mg/kg、10 mg/kg)单次注射(P值分别为0.0141、0.0163)以及中剂量(10 mg/kg)长期连续注射组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表达显著增加(P =0.0094).结论 CPZ能够上调大鼠脑皮质中凝血因子Ⅲ的表达.除了已知的多巴胺受体和钙调素之外,凝血因子Ⅲ也是CPZ调控的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对新生大鼠脑内单胺类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毒滴度为2·0×106FFU/ml的BDV病毒液对新生大鼠进行颅内接种,接种量为10μl/只新生大鼠。30d后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确定BDV感染情况;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BDV感染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2(D2)受体和5-羟色胺2α(5-HT2α)受体基因的mRNA转录情况。结果病毒接种后新生大鼠的BDV感染阳性率为88·89%。病毒感染大鼠脑组织中5-HT2α受体和D2受体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DV感染可以明显抑制新生大鼠脑组织中D2受体和5-HT2α受体基因的mRNA转录,提示单胺类受体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参与BDV感染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自身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功能性自身抗体已成为自身抗体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这类免疫球蛋白大多为受体抗体,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目前的热点研究内容。该类抗体对介导机体心血管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以及神经系统传导功能异常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功能性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进程、调节细胞命运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通路高度依赖于上下游分子的调控,在不同的细胞环境中功能大相径庭.因此Notch信号调控癌症相关通路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但目前对该通路的具体机制及功能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本文着重于整理近年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的肿瘤的关系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 containing microRNA-184 (ADV-miR-184) on the migration of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Methods ADV-miR-184 WaS amplified,purified,and titmted in 293 cell line.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HLE-B3) were then transfected with ADV-miR-184.The) effect of miR-184 on the migration of these transfected cells was evaluated by the scratch assay.Results The original titer of ADV-miR-184 was 1.6×109 puf/mL.HLE-B3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ADV-miR-184 at different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including MOI10,MOI50,MOI100,MOI200 and MOI500,for a period of 72 h.The migrating distances of HLE-B3 cells were inbitied by MOI1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iters of ADV-miR-184 transfection.Transfection with inhibited the migration of HLE-B3 cells compared with groups of control,MOI10,or MOI50 (P<0.05).In contrast,no differences were showed between MOI100 and MOI200 or MOI500 groups.The migrating distances of HLE-B3 ceils transfected with MOI100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t 24h,48h and 96h tremm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0.05).Conclusion ADV-miR-184 could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tnmsfect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The miR-184 inhibited the migration of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which suggests that the miR viru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获得自身抗体,并从中鉴定筛选出抗核抗体.方法 利用人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LE患者来源的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k assay,ELISA)方法测定阳性杂交瘤细胞上清抗体浓度,并以HEp-2细胞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筛选出抗核抗体.结果 共获得48株稳定分泌IgG型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2种细胞上清抗体浓度大于1 500 ng/mL,占25%,通过免疫荧光鉴定从中筛选出3种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分别为周边型、斑点型和核仁型.结论 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的制备及抗核抗体的筛选鉴定,为开发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及研究SLE的致病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人Toll样受体4(TLa-4)3'非编码区(UTR)野生型/突变型基因重组表达质粒.方法 在293T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并获得TLR4基因的3'UTR片段.根据TLR43'UTR与miR-122的靶点预测,设计TLR4 3'UTR突变型TLR4 3'UTR-m1.将pmiR-RB-REPORTTM质粒和TLR4 3'UTR/TLR4 3'UTR-m1 PCR产物双酶切,将酶切后的载体与PCR产物连接,转化入DHSα细胞,在含Amp抗生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筛选阳性菌株,进行PCR验证及序列测定.结果 成功构建人TLR4 3'UTR野生型/突变型重组质粒.结论 构建的质粒可以用于TLR4与miR-122相互作用的研究,为研究miRNA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及其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与糖皮质激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ELISA方法检测ITP激素敏感型、激素抵抗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中TNF-α的含量;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一组用TNF-α刺激培养,一组单独培养作为对照,分别采用RT-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法分析其GRα和GRβ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血浆TNF-α浓度在ITP患者激素敏感组、激素抵抗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69±4.92)pg/mL、(19.73±4.66)pg/mL、(7.51±2.79)pg/mL,二组ITP患者血浆中TNF-α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激素抵抗组ITP患者血浆中TNF-α的含量高于激素敏感组(P〈0.05);经TNF-α刺激培养24 h后,培养组与对照组GRα/GAPDHmRNA分别为1.16±0.73,1.20±0.51,培养组与对照组相比,其GRα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培养组与对照组GRβ/GAPDHmRNA分别为1.62±0.59,0.81±0.66,培养组与对照组相比,GRβ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GRα蛋白的表达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别,但GRβ蛋白的表达在TNF-α刺激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ITP激素抵抗型患者血浆TNF-α含量增高;TNF-α可以增加PBMC中GRβ的表达,这可能是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