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PET-CT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平均SUV值(SUVm ean)。结果:17例孤立性肺结节中,9例为恶性肿瘤,病灶大小在0.6 cm×0.7 cm~2.6 cm×1.9 cm之间,SUVm ean值在1.7~11.4之间,其中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无摄取。8例为良性肿瘤,病灶大小在0.9 cm×1.1 cm~2.3 cm×3.0 cm之间,SUVm ean值在1.7~6.2之间。结论:PET-CT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诊断时要密切结合PET和CT图像,联合应用PET-CT的SUV值和常规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优于单独CT或PET的SUV值。  相似文献   
2.
PET-CT目前是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设备,谌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PET-CT即正电子发射全身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实现了PET-CT图像的同机融合,使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结构显像技术融于一体,优势互补,一次成像即可获得全身PET图像,又可获得全身CT图像,准确地对症灶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尤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和及时可靠的评价.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检查前需注射放射性显像剂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使其参与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从而反应人体器官的功能信息.PET-CT的显像必然会受机体的状态、饮食、及药物因素的影响[1].因此护理配合尤为重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可避免一些因素对图像的影响,协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现将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分为检查前护理,检查中护理和检查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抢救危重患者、大手术、术后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操作前准备好用物和封管的盐水及肝素,选择合适的血管,以便长期保留,成功静脉穿刺技术并妥善固定,加强留置期间的护理,保证留置针的有效使用。结论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留置期间精心护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方能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眼底照相法在下斜肌亢进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眼底照相为客观性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下斜肌功能异常(原发性下斜肌亢进,继发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下斜肌亢进)患者手术前后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日本Canon眼底照像机拍摄眼底像,使用Auto CAD R14绘图软件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orea-disc angle,FDA)。其中正常人70例(140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29例(58眼)。结果本研究中正常人的FDA为:右眼5.24°±2.63°,左眼6.68°±2.86°,双眼总FDA为11.92°±4.24°,双眼之差为3.11°±2.11°。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中16例(占89%)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11例原发性下斜肌亢进患者中9例(占82%)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表现为外旋转斜视。V征与外旋转有关。斜肌手术后眼底的FDA均趋于正常。下斜肌亢进的程度越强,V现象越明显,眼底照相显示的FDA超出正常值越多,术后改善得越明显。结论眼底照相技术可以客观描述旋转斜视患者的眼球旋转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也可对手术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