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髭狨猴(Saguinus mystax)是生长于南美亚马逊河区域的一种小型灵长类动物,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免疫学、行为学等的研究。由于对人类甲型肝炎病毒具有易感性,故已成为甲肝病毒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我所为了开展该项工作,于1986年3月首次从秘鲁引进了该种动物。在运输途中和检疫期间,其中有数只先后死亡,经尸体解剖,分别在二只个体的肝、肺组织中,发现一种国内未见报导的舌形虫。国外对于狨猴体内舌形  相似文献   
2.
1979年,皇甫在报告了从裸鼠中发现病毒性肝炎病例以及该株病毒(定名为沪79株)的分离经过。作者对沪79株作了进一步的鉴定。以引起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病毒颗粒的电镜观察、交叉中和试验和ELISA试验,以及感染小鼠的临床和病理检查为指标,证实了我所分离的沪79株与国际株MHV-1有着共同的生物学特性,属小鼠肝炎病毒群。兹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Ⅰ.在DBT细胞上的增殖一、材料和方法 (一)病毒株:1.本所1979年分离的沪79株,为患鼠肝、脑悬液冻干毒。2.国际株 MHV-1。 (二)细胞株;SR-CDFI-DBT(简称DBT)细胞,它来自 CDFI(BALB/c×DBA)鼠脑内接种 Rous肉瘤  相似文献   
3.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鼠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它是由病毒引起的,除动物之间相互传染外,还可由动物传染给人。已有报导,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实验大小鼠等十几种动物均可成为其自然宿主。最近在市售的大、小鼠中发现有带毒现象。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和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和酶联葡葡球菌A蛋白技术,对本中心饲养的实验大、小鼠的主要品系进行了抗原和抗体的检查。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1.抗原: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A_9细胞适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抗体阳性沙鼠的病理学观察李嘉荣宋新英徐志刚陈天培(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0051)弓形虫是一种分布广泛、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虫,能感染各种哺乳动物和人。它不仅是一种流行很广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且可通过垂直传播引起先天性弓形虫...  相似文献   
6.
引言我中心于1984~1986年先后从日本和秘鲁引进两批不同品种(Callithrix jacchus和Saguinus mystax)狨猴。为了开展对甲肝病毒疫苗的研究,首次从秘鲁引进了对甲型肝炎病毒具有易感性的白髭狨猴。为了实验对照,在疫苗感染前将全部狨猴进行了肝脏穿刺。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白髭狨猴肝脏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与人类肝组织相似。被检的部分标本中,肝细胞有小灶性退行性变或坏死,肝窦中常见白细胞,枯否氏细胞增生。在半数标本中,可见微丝蚴,肝细胞胞浆内可见淡黄色的色素颗粒,这种轻度非特异性病变,可能与寄生虫感染有关。鉴于正常狨猴的肝穿组织形态学国内尚无报道,谨为开展这方面工作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将病兔主要病变组织混悬液,分别接种家兔、金仓鼠、小鼠、大鼠、豚鼠、鸡等6种动物。结果家兔均急性发病死亡,且有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另5种动物在接种后10天内均不发病,剖检后亦无巨观病变,但在显微镜下除豚鼠及鸡外,其余几种动物组织脏器均有一定的病理变化,以仓鼠、小鼠更为明显。兹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病毒株:SIBP—1株,病兔的肝、脾、肺、胃等混合组织的10倍稀释上清液。一部份作三抗处理,一部份用EK滤板过滤。经培养证明无菌后,按不同途径(口服、皮下、腹腔、鼻腔、同室饲养观察空气感染),分别接种家兔(10只)、豚鼠(8只)、鸡(8只)、金黄仓鼠(8只)、大鼠(8只),小鼠(8只),并各用2只空白对照饲养于另室。  相似文献   
8.
小鼠中常见各种皮肤病变,其发病因素很多。鼠痘皮肤病变的肉眼观察,与小鼠并笼争斗或体外寄生虫造成皮肤损伤,而继发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皮炎很相似,两者都能在头面部、尾根和肢体、脚掌皮肤形成肿胀、结痂等病损,甚至发生尾根和肢体坏死脱落。这两种皮肤病损须根据病理特征慎重鉴别。  相似文献   
9.
1985年底,我所实验动物室兔群中突然爆发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潜伏期短、发病急、高温达40℃以上、不食、行动滞呆等,并于短期内死亡,死亡率极高。经病原学检查,排除了细菌性致病因子的可能性,用三抗处理的病兔组织匀浆和过滤材料注射  相似文献   
10.
在30只Wistar大鼠(无合格证)中暴发了酷似小鼠脱脚病的疾病。发病率高达33.3%(10/30)。病鼠的皮肤经组织学检查,发现其病理变化呈现痘病毒的特征性改变。病鼠的肝、脾匀浆接种于SPF鸡胚绒毛尿囊膜,出现痘斑并连续传至第4代,经电镜检查发现有成熟的病毒粒子和许多幼稚型病毒粒子。病毒形态与痘病毒一致,有囊膜,直径在170~212.5nm之间。病变的肝、脾组织和经传代接种的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匀浆上清液,对鸡红细胞均呈阳性凝集反应,接种于豚鼠角膜呈阴性反应,用小鼠痘病毒ELISA试剂盒检测病鼠血清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