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8~74岁,平均46.3岁。有高血压史38例,脑外伤2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72h,平均10h。意识清醒7例,嗜睡、朦胧23例,昏迷28例;偏瘫26例,失语16例,高热20例,颈项强直22例。CT示单侧脑室出血23例,双侧脑室出血35例;伴第三脑室出血26例,第四脑室出血15例;合并丘脑出血8例,基底节区出血15例,其他部位出血2例;合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合并脑梗死3例。1.2治疗: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3ml+尿激酶1~2万U+地塞米松2mg,关闭引流管,4h后开放,每日1次,一般4~6次,引流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脑血管病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或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采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对照组应用动脉压迫器止血。比较2组穿刺血管基本情况指标,止血效果指标,手术前后穿刺部位血管参数,并发症情况,及止血完成6、12、24 h采用Kolcaba舒适量表测评的患者舒适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检测ABI、穿刺部位股动脉周径、股动脉血流速度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3 d穿刺动脉最小内径、收缩期血流峰速度均未见明显变化,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 h 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与动脉压迫器止血比较,起效迅速、患者舒适度高,且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Goel技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7月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用改良Goel技术手术治疗的58例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得到3~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患者功能评价(Odom评级):优23例,良32例,可2例,差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和肢体无力均恢复正常。术后影像学复查:完全复位32例,近完全复位26例;小脑下疝及脊髓空洞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均恢复和缩小。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出院4个月后发现内固定松动,做了翻修手术;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脱位现象。结论应用改良Goel技术对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进行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2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围术期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02例,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后预后良好(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影响颅内感染的各种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共培养出6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5.79%,革兰阴性菌占31.58%,真菌占2.63%。颅内感染与脑室外引流、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手术入路、合并糖尿病等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等无关。结论: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临床治疗联合用药效果好于单独用药。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能有效地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术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防止脑脊液漏,严格控制脑室外引流,减少放置各种引流管等,能够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早期与后期气管造口术对外伤性脑损伤患者结局及预后的不同影响。方法 76例外伤性脑损伤患者(Glasgow昏迷等级≤8)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六天内做过气管造口术的患者认为进行早期气管造口术,为ET组;而第六天之后做气管造口术的患者认为进行晚期气管造口术,为LT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住院时间、重症监控时间、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出院6个月预后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ET组患者有较短的住院时间(38.5 vs. 46.4天;P=0.038)及重症监护时间(26.7 vs. 34.8天;P=0.008)。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并没有显著性(P0.99)。尽管没有统计显著性,Glasgow昏迷等级4的ET组患者有较好的结局及预后(P=0.335),而且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较低(P=0. 481)。多变量分析显示ET组患者(Glasgow昏迷等级4分) 6个月预后得到显著改善(OR=2.524;95%置信区间:1.029~6.236)。患者年龄与较好的结局之间为负相关(OR=1.947;CI:0.936~2.981)。结论外伤性脑损伤患者入院后6天内进行气管造口术有较短的住院及重症监护时间,以及能够帮助改善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锥颅单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7月自2020年7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75)与B组(n=75).A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B组接受术前CT mark定位血肿,行锥颅单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GC...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早期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川芎嗪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127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GCS评分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及康复期GOS评分。结果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GCS评分在治疗第1天和第3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3d内死亡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和3个月随访均进行GO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评定死亡率,治疗组死亡7例(10.9%,7/64),对照组死亡16例(254%,16/6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川芎嗪能明显降低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面积小脑梗死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应用后颅窝去骨瓣减压+侧脑室额角穿刺置Ommaya囊治疗11例大面积小脑梗死。结果 11例术后存活9例,死亡2例。存活者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半年1例ADL评分10分,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1例ADL评分35分,重度生活依赖;2例ADL评分40~60分,中度生活依赖;3例ADL评分75~95分,轻度生活依赖;2例ADL评分100分,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结论后颅窝去骨瓣减压+侧脑室额角穿刺置Ommaya囊治疗大面积小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对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通气功能及干扰素-γ(IFN-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80例早期气管切开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SaO2、OI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IFN-γ、HI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