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案对大肝癌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大肝癌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41例患者采用Pringle法间断阻断全肝血流(肝门阻断组),23例患者行选择性的半肝血流阻断(半肝阻断组),36例患者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联合阻断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spss16.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术中手术阻断时间、肝切除量大小、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等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三组患者的术前情况、肝切除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低于肝门阻断组患者,联合阻断组在输血量、输血率指标上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和半肝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4、6.124,P=0.041、0.009);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肝门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3、3.940、4.327,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大肝癌患者手术时术中失血量,且能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9年8月核工业215医院收治2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治愈26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9例:十二指肠瘘4例,胰漏2例,消化道出血1例,腹腔脓肿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保证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提高十二指肠损伤治愈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则性脾段切除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时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入腹后解剖二级脾蒂,控制出血,切除破裂引起出血的脾段。结果 31例病人全部保留脾脏成功,无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保留脾脏血流正常。结论规则性脾段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优点、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为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不置"T"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壁。结果:23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6.4min,术中平均出血17.2ml,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0.1h,术后平均住院10.2d,5例胆漏,胆漏量20~60ml,引流3~7d后痊愈,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应掌握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胆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与胃微生物群失调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诊治的胃癌患者97例(收集其胃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标本)和同期健康者40例,胃癌患者根据类型分为肠型、弥漫性和混合型,分别为31例、28例、38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pDCs表达,16S rRNA法检测胃微生物群,并分析各指标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肠型、弥漫性和混合型癌巢组织中Foxp3+Tregs、pDCs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胃癌患者鞘氨醇单胞菌、幽门螺杆菌、单形拟杆菌水平低于健康者,而痤疮丙酸杆菌、咽峡炎链球菌、产黑普氏菌高于健康者;不同类型胃癌患者氨醇单胞菌、幽门螺杆菌、单形拟杆菌、痤疮丙酸杆菌、咽峡炎链球菌、产黑普菌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丙酸杆菌、咽峡炎链球菌、产黑普菌与Foxp3+Tregs、pDCs数量呈正比关系(P<0.05).结论 胃癌癌旁和癌巢组织微生境中细菌丰度降低,不同类型胃癌肿瘤微生境中有不同的优势微生物;组织中Foxp3+Tregs、pDCs与胃微生物群失调相关.  相似文献   
6.
魏志力  张小弟  张毅  宋平辉  霍永江 《吉林医学》2011,32(23):4846-4847
目的:分析拔T型管后导致胆漏的原因、如何预防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0年482例胆道探查,对其中12例胆道探查术后常规拔除T型引流管导致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合理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拔T型管后胆漏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的治疗策略和个体化治疗原则是预防胆漏的关键,胆漏后采用微创治疗方法较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9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31例(A组)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TCSL)联合双频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另29例(B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P)水平。结果 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9.7±10.1)min、(30.3±3.6)h、(2.3±0.3)d和(6.9±1.1)d,显著短于B组【分别为(101.9±12.2)min、(34.7±4.1)h、(2.7±0.4)d和(11.8±1.6)d,P<0.05】,术中出血量为(40.2±8.8)ml,显著少于B组[(97.4±10.6)ml,P<0.05];在术后7 d,A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COR和EP水平分别为(9.7±1.0)×109/L、(67.8±5.9)%、(310.1±30.7)mmol/L和(210.7±22.8)pg/m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1.8±1.3)×109/L、(76.4±7.1)%、(385.5±34.4)mmol/L和(247.3±23.1),P<0.05】;A组血清ALT、AST、ALP和TBIL水平分别为(39.7±3.7)U/L、(39.9±4.1)U/L、(80.1±8.5)和(19.4±1.8)μmol/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45.6±5.1)U/L、(45.5±5.1)U/L、(85.9±6.8)和(23.0±3.4),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B组的41.4%(P<0.05);A组结石残余率为6.5%(2/31),显著低于B组的31.0%(9/29,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采取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减轻手术损伤,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能与诱发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较轻有关,同时其手术并发症和结石残留率也低。  相似文献   
8.
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49例SAP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治愈40例(81.63%),死亡9例(18.37%),非手术组32例,死亡3例(9.38%),手术组17例,死亡6例(35.2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SAP患者,重点在于急性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以及合理营养支持,抑制胰液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联合应用抗生素。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应实行个体化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一定要慎重,手术方式以简单易行有效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根治术治疗胆囊癌浸润肌层以上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胆囊癌浸润肌层以上(临床分期Ⅱ期、Ⅲ期以及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胆囊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术诊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别;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1例,腹部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胆漏0例,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8.50±5.50)个月,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50.0%与2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胆囊根治术治疗胆囊癌浸润肌层以上患者,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且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供远期生存率,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张毅  宋平辉 《陕西医学杂志》2014,(11):1493-149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将12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先微创下胆道引流,再行EST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2h血清IL-6和TNF-α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8h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出院时治疗组的核心症状、躯体症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心理情绪状态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先微创下胆道引流,再行EST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符合微创要求,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应激反应,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