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磺胺噻二嗪硫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药物化学骈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3,5-二取代1,3,5-噻二嗪-2-硫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实,抑菌活性试验显示了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尼莫地平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为乳化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模拟人体肠液的环境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筛选出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优化制备工艺和处方,所得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9.56μm,载药量为17.82%,包封率为52%。体外释药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对其进行拟合。结论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壳聚糖微球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药物化学骈合理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3,5-二取代1,3,5-噻二嗪-2-硫酮类化合物,基结构被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所证实,抑菌活性试验显示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4种新的3-苯基-5-取代的-四氢-2H-1,3,5-二噻一嗪-2-硫酮类化合物,其结构被红外光怀紫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所证实,并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试验。  相似文献   
5.
羟乙基-β-环糊精的合成、溶血作用及增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合成了羟乙基-β-环糊精,并对其溶血作用和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等方法鉴定合成的羟乙基-β-环糊精;用人全血中分离的血红细胞测定羟乙基-β-环糊精在体外的溶血作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结果:羟乙基-β-环糊精溶血作用不仅比β-环糊精显著降低,也明显低于羟丙基-β-环糊精;且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显著。结论:羟乙基-β-环糊精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静脉给药的新辅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对槲皮素的包合作用及其包合物的溶解度。方法:根据形成包合物时主客分子的平衡浓度的关系,确定包合物中主客分子的摩尔比。结果:槲皮素与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以1:1的摩尔比形成包合物,包合稳定常数为5142mol-1·L,不溶于水的槲皮素包合后其溶解度增加到0.192g·L-1。结论:部分甲基化β-环糊精对分子结构合适的水难溶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可用作水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剂。  相似文献   
7.
羧甲基-β-环糊精的溶血作用及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羧甲基-β-环糊精的溶血作用和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方法:用红外光谱、^13C-NMR波谱等方法鉴定合成的羧甲基-β-环糊精;用人全血中分离的红细胞测定其在体外的溶血作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结果:羧甲基-β-环糊精溶血作用小;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显著。结论:羧甲基-β-环糊精可在药物制剂中作为一种新辅料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出聚氧化乙烯基-β-环糊精,并测定其溶血作用和槲皮素的增溶作用。方法:β-环糊精在碱溶液中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聚氧化乙烯基-β-环糊精,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鉴定合成的产物;用兔全血中分离的血红细胞测定其在体外的溶血作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结果:聚氧化乙烯基-β-环糊精溶血作用不仅比β-环糊精显著降低,也明显低于羟丙基-β-环糊精;且对槲皮素的增溶作用显著。结论:聚氧化乙烯基-β-环糊精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药用辅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尼莫地平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壳聚糖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为乳化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模拟人体肠液的环境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 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筛选出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优化制备工艺和处方,所得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9.56 μm,载药量为17.82%,包封率为52%。体外释药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对其进行拟合。结论 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壳聚糖微球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尼莫地平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壳聚糖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为乳化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模拟人体肠液的环境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 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筛选出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优化制备工艺和处方,所得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9.56 μm,载药量为17.82%,包封率为52%。体外释药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对其进行拟合。结论 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壳聚糖微球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