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该病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导致脑中风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因素,治疗高脂血症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2003-03~2005-08,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脂血症30例,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科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及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对内科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服务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水平欠缺、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患沟通不到位是内科护理纠纷的常见主要原因,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 执行相应防范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才能最终减少和避免内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的实施方法 和意义. 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4例,制定个性化家庭康复护理计划,出院后从心理护理、肢体康复和语言康复三方面给予家庭康复护理. 结果 34例患者经过6个月家庭护理,各种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有21例患者生活基本达到自理,6例回归社会角色. 结论 家庭康复护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减轻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有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ien,Aβ)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培养液对正常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研究,探讨通心络对HBMEC及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Aβ损伤组,通心络组,石杉碱甲组,空白组为正常神经元组,正常组为正常HBMEC培养液培养神经元组,其余4组采用20μmol·L~(-1)Aβ诱导HBMEC损伤,其中通心络组提前干预(400 mg·L~(-1)通心络预处理6 h),石杉碱甲组提前干预(100 mg·L~(-1)石杉碱甲预处理6 h),取其损伤后的细胞培养液加到正常脑神经元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束检测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及凋亡蛋白、基因表达。结果:Aβ损伤HBMEC后的培养液可加速脑神经元的凋亡,且较Aβ直接导致脑神经元凋亡严重,提前通过通心络干预的HBMEC培养液诱导脑神经元凋亡细胞减少,凋亡蛋白、基因表达均有降低(P0.05,P0.01),且优于西药石杉碱甲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AD)中HBMEC损伤可以进一步加速神经元的凋亡,而通心络保护HBMEC同时可起到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通心络胶囊对AD脑神经元及HBMEC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病位在脑,其病机多属肝风暴张,气血上逆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中风病病位虽在脑,但与五脏密切相关。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实质是五脏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风康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中风康治疗124例为治疗组,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1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19%,高于对照组之82.96%;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风康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大承气汤免煎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汤剂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颗粒剂组给予大承气汤免煎剂颗粒鼻饲治疗,饮片组予中药饮片水煎鼻饲治疗,两组均常规洗胃,反复联合使用抗胆碱药和胆碱脂酶复能剂,比较观察两组排便时间、苏醒时间和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死亡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排便时间和苏醒时间方面,颗粒剂组优于饮片组。结论免煎颗粒比传统中药汤剂更有利于导泻,能促进患者苏醒。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