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漏斗胸是一种胸壁凹陷性畸形,Nuss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等优点,已成为治疗漏斗胸的首选术式。随着Nuss手术的不断改良以及腔镜技术的提高,Nuss手术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在临床应用广泛。作者在Pub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漏斗胸、Nuss手术、手术治疗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将微创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概况、技术要点、争议及改良方法等作一综述。虽然Nuss手术的发展给漏斗胸患儿带来福音,但其临床应用的具体问题和中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食管瘢痕狭窄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我们于近期采用确炎舒松A食管瘢痕内注射联合扩张治疗儿童食管瘢痕狭窄46例,观察其症状变化、狭窄直径、吞咽困难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中,获及时扩张成功32例,于注射治疗后2~3周再行食管扩张14例。显效24例(占52.2%),有效19例(占41.3%),无效3例(占6.52%),总有效率93.5%。狭窄部位直径由(0.28±0.11)cm增至(0.95±0.34)cm,t=13.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吞咽困难分级由(2.17±0.79)级降至(0.40±0.93)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确炎舒松A食管瘢痕内注射联合扩张治疗儿童食管瘢痕狭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并发囊内出血的硬化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儿外科收治的50例儿童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患者按是否发生囊内出血分为出血组(22例)和未出血组(28例),术前根据包块发现时间、彩超、MRI及穿刺结果确诊。在彩超引导下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局部加压包扎2~3天。两周后包块未消失者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治疗,直至包块消失为止。观察第一次硬化治疗后及最终包块大小的变化、治疗次数。包块消失判定为显效,包块缩小50%及以上判定为有效,包块缩小50%以下判定为无效。结果两组均成功进行硬化治疗,第一次治疗后出血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9.09%;未出血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1%;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P<0.05)。最终两组包块均完全消失,有效率均为100%,其中出血组平均治疗(3.55±1.26)次;未出血组平均治疗(2.57±1.35)次,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5)。结论儿童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并发囊内出血会降低首次硬化治疗效果,最终疗效满意,但需增加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儿童四肢复杂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根据19例患儿四肢创面复杂、污染严重的特点,一期均选用VSD吸引5~10d,创面清洁后给予植皮或皮耐克修复创面;观察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预后情况。结果 19例病例创面均愈合,无一例伤口感染,预后情况较好,仅有2例患者预后出现异常情况,其余患者预后情况较好,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VSD结合皮耐克或植皮在儿童四肢复杂创伤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病程,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儿及其家属满意程度较高,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宁金波  谢义民  陈强  陈斌  刘渝 《重庆医学》2021,50(5):776-779
目的 回顾性研究PDS-Ⅱ线和医用钢丝两种固定材料对小儿漏斗胸Nuss手术的效果及内固定取出术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漏斗胸Nuss手术矫形并行内固定取出术的先天性漏斗胸患儿47例纳入本研究,采用PDS-Ⅱ线固定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医用钢丝固定者纳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5例.将钢板移位,内固定取出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面部表情分级(FRS-R)评分法]、切口感染、气胸/皮下气肿等作为风险指标,术后胸廓指数(Haller指数)作为效果指标.分析两组风险指标和效果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各发生钢板移位1例,钢板移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46.8±10.1)min vs.(64.8±18.9)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7.6±2.6)mL vs.(11.6±5.7)mL,P=0.016)];观察组术后FRS-R评分小于对照组[(2.68±0.65)分vs.(3.08±0.57)分,P=0.029)];气胸/皮下气肿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vs.32.0%,P=0.280];两组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两组内固定取出术后Haller指数(2.21±0.38 vs.2.22±0.40)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结论 在Nuss手术中应用PDS-Ⅱ线作为固定材料,胸廓矫形效果满意,内固定取出术的并发症较医用钢丝更少.  相似文献   
6.
食管狭窄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我院近年来收治儿童食管狭窄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亚甲基蓝在验证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囊间交通性的临床价值及采用单点注射聚桂醇硬化疗法治疗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方法 我院小儿 外科、新生儿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例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通过囊内注射亚甲基蓝验证囊间交通性,认为囊间交通后行单点注射聚桂醇治疗,治疗后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门诊复查彩超或MRI测量囊肿大小评价疗效。结果 经囊内注射亚甲基蓝验证囊间交通性,共15例囊间交通并行单点注射聚桂醇硬化疗法治疗,显效7例(46.7%),有效5例(33.3%),无效3例(20%),总有效率80%。注射后出现面红2例(13.3%),发热2例(13.3%),皮疹1例(6.7%),局部肿胀1例(6.7%)。治疗前病变大小11~127 ml(平均51.7 ml),治疗后病变大小0~33 ml(平均10.5 ml)。无过敏性休克、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亚甲基蓝用于验证囊间交通性,结合单点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新生儿及儿童胸壁畸形是父母最常关注的问题,肋骨分叉、肋骨融合、赘生肋骨等先天性肋骨畸形是经常涉及的胸壁畸形。肋骨分叉畸形患儿常以胸壁包块就诊于儿童矫形外科门诊并表达治疗的意愿。肋骨分叉畸形通常是无症状的,有时单独发病,有时可能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或者遗传性疾病,如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先天性脊柱畸形、胸廓出口综合征等。小儿肋骨分叉畸形目前主要以一项临床表现出现,或暂未成为一个公认的疾病或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早、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特点,探讨晚期早产儿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240例早产儿RDS,根据胎龄分为两组,<34周为早期早产儿组(143例),34~36+6为晚期早产儿组(97例).回顾性分析早产儿RDS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晚期早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达83.51%,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组(P<0.05).晚期早产儿组因先兆子宫破裂行剖宫产致早产的发生率较高(27.84%);肺表面活性剂(PS)及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效果较早期早产儿差,且机械通气率高,通气时间长;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亦高于早期早产儿组(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RDS以产程未发动的剖宫产为主,宫内感染可能为其高危因素,PS应用有效,但较早期早产儿效果差;晚期早产儿机械通气率较高,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