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支具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7例。A组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行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主观满意度。结果:随访4~10个月,两组患者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ROM)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观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可为第5掌骨颈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固定,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牵拉骨生成技术是一系列骨延长方法,为一些先天性肢体短缩及后天外伤引起的肢体短缩提供了不需要植骨的外科治疗方法.随着外固定器的发展及该技术的成熟 [1].牵拉骨生成技术已经被广大骨科医师所接受并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的广泛应用,很多并发症包括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针道感染、关节屈曲僵硬、肌无力、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等被报道 [2].骨骼损伤后可完全再生已经得到证实,并且在该技术中可以得到控制 [3-4],但周围软组织变化包括神经、血管,肌肉等则很难控制,然而常常都是由于这些组织的损伤导致骨延长的中止.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本文就牵拉骨生成技术中周围软组织的研究进展方面综述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可引起微循环及神经系统病变,累及全身及各个器官,伴有听力减退已有报告。本文对49例(97耳)糖尿病患者测试发现41例(81耳)听力减退,其中以高频,中高频声力减退为主。  相似文献   
4.
牵拉骨生成技术是一系列骨延长方法,为一些先天性肢体短缩及后天外伤引起的肢体短缩提供了不需要植骨的外科治疗方法.随着外固定器的发展及该技术的成熟 [1].牵拉骨生成技术已经被广大骨科医师所接受并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的广泛应用,很多并发症包括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针道感染、关节屈曲僵硬、肌无力、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等被报道 [2].骨骼损伤后可完全再生已经得到证实,并且在该技术中可以得到控制 [3-4],但周围软组织变化包括神经、血管,肌肉等则很难控制,然而常常都是由于这些组织的损伤导致骨延长的中止.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本文就牵拉骨生成技术中周围软组织的研究进展方面综述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损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2例.根据情况复位,双侧椎板减压或单开门减压,部分病例未减压.选用3.5mm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 随访6~24 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5 个月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技术相对简单,固定节段短,力学强度好,知应证广,是颈椎后路手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16岁.因"右内眦包块18月,逐渐长大5月"于2003年8月5日~2003年8月11日住院.入院查体见:右内眦角上方肿块,质软,突出皮肤约0.3 cm,直径2 cm×1.2 cm(图1,见封三).右眼视力正常,眼球各向运动正常.鼻窦CT示:右筛窦区直径2.30 cm×3.56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图2,见封三).入院诊断:右筛窦肿物.于2003年8月7日局麻下行鼻内窥镜筛窦肿物切除术,采用国产直径4 mm 0°鼻内窥镜及相应手术器械.术中切除右侧钩突及筛泡后筛窦内即流出大量黄色粘脓性分泌物,筛窦融合为一大腔,纸样板有部分破坏吸收,少量眶脂肪突入腔内,囊壁光滑,开放窗口约2 cm×2 cm.术后病理检查示:慢性炎变粘膜组织.囊肿内分泌物未找到抗酸杆菌,G染色未见细菌,48 h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d2右内眦角肿块即明显消退,1月后复诊,造瘘口无明显缩小,囊壁光滑,右内眦角无隆起.术后诊断:右筛窦囊肿.  相似文献   
7.
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哮喘约占儿科门诊量的5%~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GINA方案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好的治疗方案,但是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治疗依从性欠佳,易反复发作,为此医学界在积极探索干预哮喘防治、管理的可行性方法〔1〕,但始终未寻求到一种真正令人满意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对哮喘患者进行教育、系统管理,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2~4〕。但是传统的哮喘管理、教育是手写病历和档案,存在内容不完整、病历不易保存、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等原因,从而导致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差,治疗效果欠佳。基于这…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民航飞行学院教职工健康状况,便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学院医院于2004年对全院教职工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健康体检,历时近一年。现将体检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对2001~2006年间49例桡骨远端骨折经掌背侧联合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钛板置于桡骨远端背侧,骨缺损严重者(20例)均置入人工骨(OsteoSet)。术后功能康复时间,6~24周,平均10.6剧。结果随访6~24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40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5.9%。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36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收集血清,检测PCT、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4.95±0.67)ng/ml、CRP(14.73±2.18)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PCT、CRP高水平组患者IL-6、IL-8、IL-1β水平明显高于低水平组,IL-4水平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CT、CRP高水平组患者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CRP明显升高,与炎症反应程度和应激激素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