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脑瘤,现报道2例如下: 例一:女性,42岁,1979年8月中旬因头痛、呕吐、两下肢不能站立,以及两眼视力模糊而入院治疗。脑电图显示弥漫性节律异常,左大脑半球有较多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并不少见,约占硬脑膜下血肿1/4。只要诊断及时治疗恰当。会获得良好的疗效。我院自1966至1985年收治70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8例。年龄11~76岁,其中40岁以上45例,50岁以上38例。有头部外伤史57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处皖南山区,夏秋季常见毒蛇咬伤,自1970年起我院治疗毒蛇咬伤40例,今作初步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8岁,其中16~50岁22例。农民30例,其次为工人和学生。咬伤足部31例,手部7例。仿后入院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达43小时。住院时间最短1天,最长13天,平均住院4.5天。  相似文献   
4.
颅内舌下神经鞘瘤是良性肿瘤,临床上极为少见,本院曾于1981年收治1例,现报导如下。 患者 女,32岁。枕项部间隙疼痛3年;左上肢  相似文献   
5.
季志雄  施士德 《上海医学》1994,17(12):703-705
自发性小脑出血20例临床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季志雄,施士德,丁一,朱晓江,陈道莅我院自1984~1991年诊治自发性小脑出血20例,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男13例,女7例,年龄10~78岁,平均61岁。50~70岁17例,占85%。20...  相似文献   
6.
颅脑是恶性肿瘤血行转移好发的部位/T检查出颅脑肿瘤中的 1/3是转移性的,单纯的硬脑膜转移肿瘤虽然在尸检上并不少见”’但能被临床发现的为数至少。硬脑膜转移肿瘤继发硬脑膜下血肿更加罕见。到1982年国外报告22例国内迄今未见报告。现将我院近2年见到的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应用一种经过改进的所谓“有舌颈动脈穿刺针”作经皮颈动脈穿刺造影的方法。该针用优质不锈钢制成。管壁薄(壁厚0.17毫米),长80毫米,管径约0.6~0.8毫米。针尖锐利,斜面成30~35°角,具有钝头(圆头)的针芯,长82毫米,比针管长2毫米。将针芯全部插入后,可使针芯伸出于针尖斜面外。此种穿刺针现已由上海注射针厂成批生产。穿刺颈动脈的地点和方法与一般无異。当针头已刺入动脈,出现鲜血后,固定针头,立即将针芯插入,并应插到底。然后将穿刺针倾斜,沿着颈总动脈的方向用平稳而缓慢的动作逐渐推入动脈腔内约2厘米。推进穿刺针过程中,当很顺利,不应有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