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7例慢性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内 cAMp/cGMP 值的变化。结果发现,慢性哮喘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 cAMP/cGMP 的值较正常人低(P<0.001);胸导管引流治疗后,哮喘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 cAMP/cGMP 值较治疗前升高(P<0.01)。提示,慢性哮喘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活性增强,这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胸导管引流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一个重要的机理就是影响淋巴细胞内环核苷酸的代谢,而使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这可能也是胸导管引流治疗慢性哮喘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临床分析患者男性,40岁,扬中县人,农民。反复咳嗽、咳痰,有时咯血,发热2年余。右下肺叩音变浊,呼吸音减低,并有少许湿罗音。血白细胞稍增高,血沉稍快,痰3次培养有绿脓杆菌生长,未发现结核杆菌与癌细胞。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伴肺不张,X线断层摄片右后基  相似文献   
3.
抗鏈球菌溶血素“O”(以下简称抗“O”)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与A簇溶血性鏈球菌成染有关的疾病,如风湿病、急性腎炎等。国外学者如Cabau曾应用抗“O”测定来判断肺结核病灶的性质及其活动性。本文就184例肺结核病患者抗“O”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 184例中男性141例,女性43例。浸润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杨中县人、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2年余,加重1周于1985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曾因食鱼被鱼刺刺破喉部引起剧烈咳嗽,并咯血两口,呈鲜红色。以后常有咳嗽,咳黄脓痰,有时痰中带血或为整口鲜血。每于受凉易发,症状加剧时伴发热。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经青、链霉素治疗后能缓解。1985年9月5日因咳嗽增剧伴发热半月住我院。当日X线胸片示“右  相似文献   
5.
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较多,治愈率不高,易复发,一旦成为慢性,治疗更为困难,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我院328例肾盂肾炎住院患者结合有关文献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分析一、发病率:本文总结了1959年1月至1977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病人中确诊为肾盂肾炎患者共328例,占同期内科住院总人数的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Ⅱ(IL-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淋巴因子,它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癌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就是测定肺癌患者外周血IL-2水平,同时还测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以探讨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吸入肝素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肝素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哮喘豚鼠模型,用肝素雾化吸入,观察支气管灌洗液(BALF)和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壁的细胞成分变化。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气道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肝素治疗组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较哮喘模型组有显著减少(P<0.01),在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壁,肝素治疗组肥大细胞数显著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嗜酸性粒细胞有显著下降(P<0.01),光镜和电镜下气道损伤减轻。结论:肝素可以抑制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减轻哮喘豚鼠气道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吸入肝素对致敏豚鼠血、肺组织组胺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卵蛋白作为抗原 ,激发豚鼠形成哮喘豚鼠模型 ,随机分成致敏组 (A组 )、给药组 (B组 )和对照组 (C组 ) ,在卵蛋白雾化吸入后 3 0min、17h测定血、肺组织组胺浓度。结果 :致敏豚鼠吸入肝素后 ,再次接触抗原可抑制血、肺组织组胺浓度升高。结论 :肝素抑制过敏反应可能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院位南京市区内,近16年来(1966年1月至1981年12月)内科住院死亡病人1033例,现作一综合分析。16年来住内科总人数16489例,其中死亡1033例,内科住院死亡率为6.26%。同期全院总住院死亡人数为1892例,内科死亡人数占全院总死亡人数54.6%。因此内科住院死亡率高低往往可以衡量一个医院内科危重病人抢救水平。1033例死亡患者中男634例(61.37%),女399例(38.63%)。在各年龄组中,以41~70岁  相似文献   
10.
中暑     
中暑的病理生理高热是引起中暑的主要条件,湿度增高、风速小则是诱发中暑的重要因素。其他如劳动强度和持续时间、身体的耐热能力、健康状况与睡眠等,都与中暑的发病有关。人体受热时,皮肤血管扩张,内脏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大量血液流经体表,汗腺分泌活动增强。若机体通过上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