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女,55岁。因患子宫脱垂Ⅲ。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前生化检查大致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肺听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ASAⅡ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神经阻滞组(A,n=18)和硬膜外麻醉组(B,n=18).A组:取患肢在上侧卧位,分别标定腰丛与坐骨神经阻滞穿刺点,将神经刺激仪正极与患者相连,负极连接与阻滞针上.腰丛注药量为0.33%罗哌卡因30 ml,坐骨神经注药量为0.33%罗哌卡因15 ml,B组:选择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用药为1%罗哌卡因12~15 ml,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15、30、60 min的SBP、DBP、HR、SpO2,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维持时间,术后1、4 hVAS评分及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两组患者的血压无明显差异,麻醉后15、30、60 min B组患者的SBP、DBP与A组相比降低明显.B组患者麻醉后15、30、60 min的SBP、DBP,较麻醉前、麻醉后5 min有显著性降低.A组患者整个麻醉过程中的SBP、DBP均无显著性变化.两组患者的HR、SpO2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快于B组(P<0.05),而恢复较B组慢.术后随访A组患者有1例术后1.4 h VAS评分为3分、5分,其余病例两时点VAS评分均为0分,其中有一例患者术后有轻微恶心,其余病例均无腰痛、头痛的症状,也无神经损伤症状的主诉.B组患者术后1 h VAS评分为0分,术后4 h VAS评分有3例患者为6分,2例为4分,4例患者术后有腰痛、头痛的症状,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结论 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相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神经阻滞技术费用低、术后镇痛效果好,对于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尤为适应,但传统的依赖病人感觉进行神经定位阻滞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即使操作者经验丰富,由于缺乏客观的指标,有时也难以保证阻滞的精确定位和效果确切近年来临床上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使得神经阻滞术有了客观指标,提高了阻滞定位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外周神经刺激器的问世,对神经阻滞的麻醉是一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传统异感法盲探式操作,精确定位所要阻滞的神经,大大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管表麻加小剂量异丙酚对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拔管时激惹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OSAS患者7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术毕拔管前,经静脉注射0.5mg/ml异丙酚(A组);静注0.5mg/ml异丙酚同时气管导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0.7mg/kg(B组),对照组(C组)。观察围拔管期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呛咳反应的差别。结果 C组拔管期MAP、HR、SPO2变化及呛咳反射较A组、B组明显,A组呛咳反射较B组明显。结论利多卡因气管表麻加小剂量异丙酚静注可以预防OSAS患者拔管时激惹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A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B组,术前常规禁食水8h,入室接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吸氧,建立静脉通路,A组瑞芬太尼0.3μg/kg复合异丙酚1mg/kg注入,B组先提前5~10s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注入异丙酚1mg/kg。据镇静深度追加异丙酚量直至入睡。检查开始,观察麻醉效果,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及检查过程中出现烦躁、肢动、检查后头晕等情况。结果两组胃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因患者过度肢体活动而中断操作,亦无肢体僵硬发生。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B组。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应用于临床,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  相似文献   
7.
神经阻滞技术费用低、术后镇痛效果好,对于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尤为适应,但传统的依赖病人感觉进行神经定位阻滞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即使操作者经验丰富,由于缺乏客观的指标,有时也难以保证阻滞的精确定位和效果确切近年来临床上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使得神经阻滞术有了客观指标,提高了阻滞定位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外周神经刺激器的问世,对神经阻滞的麻醉是一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传统异感法盲探式操作,精确定位所要阻滞的神经,大大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咪唑安定具有良好的镇静、抗焦虑和遗忘作用,研究表明,咪唑安定术前、口服、鼻内用药可使手术患安静并忘却手术痛苦,但剂量过大也会出现催眠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增加患的麻醉风险,本研究拟探讨选用不同药量对患意识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以达到镇静、遗忘但不产生催眠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