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字以形表义,属表意体系的文字,蕴含和反映出一定中国古代文化信息。结合汉字研究、考古成果、文献记载,分析“医”“药”“针”三字及其异体字的甲骨文、金文等早期形态,探讨其中所承载、蕴含的中医文化。“医”繁体作“醫”“毉”,“醫”之造字反映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以外伤为主,“毉”之造字反映了巫医同源、医源于巫的现象。“药”繁体作“藥”,由上“艸”下“樂”组成,“艸”表明“药”最初指能够治病的植物,“樂”之生成原理与中医使用不同性味药物和合而成的汤剂治病之理相同。“针”为“箴”“鍼”的俗写字,“箴”与“鍼”为异体字;“箴”“鍼”形符“竹”“金”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中针具材质的变化;“箴”“鍼”声符“咸”为“感”之古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针刺所产生的效应及机制;文献中将“针”“石”合称,反映出历史上二者在功用上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两宋时期有关《伤寒论》的医家医著较前代增长迅速,伤寒学派也得到快速发展.北宋治平年间,校正医书局校勘的《伤寒论》成为定本,但校勘者对于《伤寒论》内容的取舍未说明缘由,使伤寒理论出现不同观点;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其更加迅速地传播,且政府重视医学的推广,促进了《伤寒论》及其理论被更多人阅读和研究;加之部分士人阶层开始习医,医...  相似文献   
3.
《食医心鉴》3卷,唐代昝殷撰,成书于公元9世纪,载有各科食治理论及食疗方,对食治及临床各科影响深远。《食医心鉴》在北宋时尚存,《太平圣惠方·食治》《养老奉亲书》《证类本草》《圣济总录·食治门》先后引用本书内容。靖康之难后,原书罕见,甚至有已亡佚的可能,至明代原书彻底在国内亡佚。但《证类本草》等书保存有《食医心鉴》佚文,内容依然经常被后世医籍收录转引。后有日本人从朝鲜《医方类聚》中辑得《食医心鉴》211方,罗振玉将其带回国内并于1924年在东方学会刊行,使《食医心鉴》自亡佚后首次在国内单独成册出现,促进了本书在国内的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学者重新辑佚,使《食医心鉴》内容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源于内经的表里双解法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分化出理法相同而方药相异的两类形式,一类是以解表药和清里药组成固定的核心药物,因后世对麻黄和石膏组成的药对发挥更多,故选其为代表,《伤寒论》中大青龙汤为开端,三黄石膏汤、防风通圣散紧接其后,组方皆承接麻黄、石膏药对,此类即继承法度又继承核心药物,但药随法用,承药即承法,故简称承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抑郁和腹型肥胖与我国中老年人功能损失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方法数据来源为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与既不抑郁又不肥胖的组别相比,仅肥胖、仅抑郁和既抑郁又肥胖的组别整体日常活动功能损失的发生风险分别是其1.397、4.075、4.655倍(all P0.001);交互分析中抑郁和肥胖对功能损失的加法和乘法交互作用存在意义,两者同时存在时,OR值为4.210(95%CI:3.670~4.861),S值为2.037(95%CI:1.301~3.216)。结论既抑郁又肥胖的中老年人功能损失的疾病负担最大;在控制其他相关混杂因素后,抑郁对功能损失的影响要大于肥胖;抑郁和肥胖存在交互作用,抑郁和肥胖同时存在对功能损失的影响大于两者分别存在的影响之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劳疟的治疗规律,为临床中治疗疟疾提供治疗思路,以取得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案类聚》所辑书目中的疟疾类医案建立数据库,对录入的医案从症状,用药等方面进行标引,运用统计学的频次计数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疟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汗出为主的疟证与以形瘦、神疲、脉细弱为主的虚证并见。治疗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人参、当归与陈皮。大量使用补益药物,然而截疟药用之较少。28则医案中,有5则明确提出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劳疟。结论:治疗劳疟应以益气养血为主,祛邪截疟为辅。补中益气汤在治疗劳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圣济总录》是由宋徽宗诏令敕撰的一部大型方书,其“食治门”是对北宋末期食治理论与食疗方的一次全面总结.本门将所载病证分为29类,其中治疗内科病证食疗方占比最高,这与北宋医学分科重视内科病证有关.将《圣济总录·食治门》与《太平圣惠方》食治部分比较,可发现本门更注重将食疗方按病证分类,且排列顺序更加条理.就治疗病证种类而言...  相似文献   
8.
《食医心鉴》由唐代成都医学博士昝殷撰于公元9世纪,其内容包括多篇食治医论与众多食疗方,对后世食治、本草、方剂及临床各科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①继承《千金要方·食治》的理论,指出多种病证使用食物治疗的优势,促进了食治理论的发展与食疗方的普及.②记载了部分药食的性味功效、服用方法,多以常见米谷及肉类食物为主,亦包括外来药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