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闫韬  李春盛  孟广蕊 《山东医药》2009,49(44):100-102
目的探讨B型利尿钠肽(BNP)对预测急诊危重患者28d病死率的作用。方法选取1075例急诊室危重患者,测量血BNP浓度,并记录各项化验指标和临床生理指标。随访28d后记录患者是否存活,分析BNP水平与28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死亡325例,死亡组患者血BNP浓度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BNP〉113.5ng/L是预测患者28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死亡率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56.3%,判断死亡总符合率为64.7%。结论检测BNP能够预测危重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科 2016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观察 3 h,比较两组患者 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1 h、2 h、3 h 后心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 %,高于对照组的 82.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h、2 h、3 h 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肾损伤分子-1 (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可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oy injury,AKI)患者具有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自2007-10~2008-10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脓毒症患者176例,分别检测KIM-1,血、尿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浓度,根据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分组,研究KIM-1浓度升高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价值.结果 随访28 d,51例患者出现AKI,AKI发病率29%;AKI组KIM-1,血、尿β2-MG浓度均高于非AKI组(P<0.05);KIM-1与血β2-MG,尿β2-MG呈正相关(r=0.61,P<0.01;r=0.445,P<0.01),KIM-1﹥19.83 pg/mL是预测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416,95%CI 1.155~1.737).ROC曲线下面积:KIM-1是0.879,界值为19.83 pg/mL(灵敏度82.0%,特异度84.5%).结论 KIM-1在尿中早期出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早期诊断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浓度,探讨KIM-1是否对脓毒症相关肾损伤具有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76例,另有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KIM-1、血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随访28天,记录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随访28天,51例患者出现AKI,AKI发生率29%。脓毒症患者KI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按KIM-1浓度五分位分组,随着KIM-1浓度升高,AKI发病率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KIM-1是预测肌酐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6,95%CI:1.155-1.737)。KIM-1是预测急性肾损伤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结论 KIM-1在肾损伤早期浓度升高,并与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KIM-1是脓毒症相关肾损伤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6例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血生化指标、转复时间及药物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心肌肌钙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及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T患者主要治疗药物为普罗帕酮、胺碘酮,入选病例中普罗帕酮使用率为77.6%,胺碘酮使用率为18.4%;普罗帕酮静推首次转复成功率为83.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PSVT的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耳穴压豆操作便捷,适合临床应用;普罗帕酮治疗PSVT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4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单纯老年心力衰竭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4例作为未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病原菌分布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发光法检测PCT;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PCT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64例患者共分离出102株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72株)为主,其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和大肠埃希菌(132株)。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aO2和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CO2、BNP、LVEDD、LVESD和CRP、P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PaO2和LVEF显著低于未感...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本院2009年7月31日至2009年10月21日共收治北京市朝阳区确诊的216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现将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