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回顾分析胸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手汗症的远期疗效及术后代偿性多汗情况,供选择术式做参考.方法 对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自1995年7月至2008年8月接受电视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的643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其中随访到498例(77.4%),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4组:A组:T2-4交感神经链切除82例;B组:T2交感神经链切断135例;C组:T2交感神经链夹闭41例;D组:T3-4交感神经链切除+旁路纤维(Kuntz纤维)切除240例.结果 4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手掌多汗症状治疗有效率达100%.4组代偿性多汗总体发生率分别为54.9%、48.1%、48.8%、28.8%,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分别为9.8%、10.4%、9.8%、2.9%,D组与其他3组相比,无论是代偿性多汗总体发生率还是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A、B、C 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C、D 4组术后手汗症复发率分别为1.2%、2.2%、7.3%、0.8%,发现D组的手汗症术后复发率明显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3,P=0.004),其余互相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下T3-4双侧交感神经链及旁路纤维切除术,是治疗手汗症、减少术后代偿性多汗并发症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周冰梅  富杨  孙高忠  许林海 《浙江医学》2017,39(11):908-910,921
目的探讨左侧或者右侧先行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对血流动力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成功完成ETS治疗手汗症的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组和R组,每组54例。L组先行左侧ETS,R组先行右侧ETS,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并通过电话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患者生活质量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手汗症均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心电图矫正QT间期(QTc)、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2±2)个月,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手汗症复发、严重心率失常、死亡的病例。结论胸腔镜治疗手汗症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左侧或右侧先行手术对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控制老年骨质疏松的胸骨出血和稳固性的疗效。方法运用磷酸钙骨水泥或骨蜡充填压塞心脏直视手术中劈开的疏松胸骨各10例,平均年龄(70.24±5.16)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小时心包、纵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访6~12个月,磷酸钙骨水泥能有效控制疏松胸骨出血,并稳固胸骨促进胸骨愈合,且能避免骨蜡填压止血等异物所致肉芽肿反应。  相似文献   
4.
崔勇  梅富杨  胡志斌  葛根贤  孙高忠 《浙江医学》2022,44(10):1021-1024
目的探讨液氮冻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脱细胞法构建猪心脏瓣膜支架的效果。方法将新鲜的猪心脏瓣膜剪成约1cm×1cm的小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未处理组,每组设5个重复标本。3组标本经液氮冻融后,实验组采用0.6%胰蛋白酶和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各处理3d;对照组采用5%SDS处理6d;未处理组置于无菌0.9%氯化钠溶液中常温静置6d。通过HE染色和丽春红-苦味酸染色、残留DNA定量及α-Gal抗原检测确定脱细胞效率。将脱细胞的猪心脏瓣膜在大鼠皮下包埋2周,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其抗钙化潜能。结果实验组的猪心脏瓣膜标本细胞成分基本去除,细胞外基质结构完整;残留DNA含量、α-Gal抗原分别为(55.6±16.8)滋g/g、0.02±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4±178.1)滋g/g、0.14±0.02(均P<0.01)。大鼠皮下包埋2周后,实验组钙化结节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液氮冻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构建的脱细胞猪心脏瓣膜基质可能是组织工程瓣膜的良好支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