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从1993年建立视听教学室起,到现在已整整6年。现配有多媒体计算机、放像机、幻灯机等设备及相应电子教材。6年内进行录像辅助教学500多学时,投影、幻灯辅助教学400多学时,从未出现过因视听教材或视听教学设备遗失、损坏而影响教学的情况,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将我们做法介绍如下:第一,视听教学室应实行专人管理制:视听教室建立之初,教研室就明确提出了必须专人管理,并制定了管理使用制度。管理者对视听教学室全面负责,包括室内视听教学设备、视听教材及桌凳等并负责设备检修,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管结石患者乳头局部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选择68例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和/或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内镜下活检乳头局部组织。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IP及NOS。对照组为门诊胃镜检查胃粘膜大致正常者。结果 结石组乳头粘膜内 VlP和NOS阳性产物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判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位置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8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胚胎型(29例)、孕囊型(26例)、包块型(31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妊娠血清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HCG)以及孕酮含量。结果经本院的诊断研究,胚胎型、包块型以及孕囊型之间在孕酮和β-HCG血清含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阴道超声表现、血清β-HCG与孕酮含量进行联合检测对于检查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位置具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中三维路图和常规间接门静脉造影引导门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连续121例接受TIPS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导引方式分为三维路图组(研究组,n=42)、常规间接门静脉造影组(对照组,n=79)。采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两组患者间技术/血流动力学成功率,门静脉穿刺次数、穿刺时间、X线透视剂量,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图像质量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术成功率和血流动力学成功率均为100%。 两组门静脉穿刺针数、穿刺时间、透视剂量、穿刺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0.61、0.55、1.00)。研究组门静脉成像辐射剂量(63.1±23.3) Gy/cm2低于对照组(209.9±49.5) Gy/cm2(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研究组(tau-b=0.79,P<0.01)、对照组(tau-b=0.71,P<0.01)图像质量,均与门静脉穿刺导引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对照组图像质量与穿刺透视剂量呈负相关(tau-b=-0.2,P=0.02)。结论 三维路图和常规间接门静脉造影均能成功导引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但三维路图导引辐射剂量更低,可有效减少患者所受射线辐射。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402的生长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内外观察多种细胞因子和(或)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llogenic antigen,TAA)刺激的正常人树突状细胞(DC)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402的生长抑制。方法:体外分别用人GM-CSF、IL-4、TNFα、BEL-7402TAA和人IL-2刺激正常人DC和去DC的单个核细胞(免疫效应细胞),5-6d后混合培养DC和免疫效应细胞1-2d。体外实验时效应细胞分无DC刺激组(A0组)、细胞因子培养和DC刺激组(A1组)、细胞因子和TAA培养的DC刺激组(A2组)。体内实验时,裸鼠分为3组:预防组(Ⅱ),于接种BEL-7402前1-2d天给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组(Ⅲ),待全部裸鼠移植瘤长出时给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组Ⅱ,Ⅲ于给予DC激活免疫效应细胞后再间断给予DC培养上清液3-6d。对照组(I)给等量的1640培养液。结果:多细胞因子体外可刺激DC发生扩增并高表达B7分子。体外实验中最大杀伤效率:A2组为81%,A1组为68.1%,A0组为3.5%。体内实验中:组I和组Ⅲ第12d时12例全部发生移植瘤;组Ⅱ观察30d时,6例有1例发生移植瘤,观察45d时,仍只有1例发生移植瘤,组I、Ⅱ相差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466);在给予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后的第45d处死所有裸鼠并称瘤体的重量,组I、Ⅱ、Ⅲ比较相差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组Ⅱ的6只裸鼠仅1只产生移植瘤,瘤重为0.27g。结论:激活的DC在抗恶性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暴发性胰腺炎(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 , FAP)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以发病后72 h内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 ODS )为特征的特重型胰腺炎。FA P的临床特征是病情发展迅猛,器官功能障碍出现早而发展快,常常伴有严重的腹胀、腹腔内高压和腹膜炎。然而FAP不同于SAP ,也不是SAP治疗过程中的暴发性加重,FA P与胰腺坏死程度也不成正比[1]。FA P由于来势凶猛,并发症及死亡率高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人们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包括微创治疗在内的一体化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其救治效果还难尽人意,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高达65%[2]。现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1例FA P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良药苦口,更何况是煎汤代水的中药,许多孩子因中药太苦不愿喝,让家长们苦恼不已。有时,针对疾病症状较轻的情况,家长也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治疗小儿常见病的药茶,口味良好,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胸廓出口综合征一般是指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静脉在胸廓出口和斜角肌止点之间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比较少见。作在工作上遇到1例,现将其影像学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邓宇珺  龙怡  孙诚  方明  曾红科 《广东医学》2007,28(10):1636-1637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方面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症状,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90例患者;并将患者分别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级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组,比较各组间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差异.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NT-proBNP的水平与冠脉的病变支数正相关(r3=0.596,P<0.01),而在冠脉造影中提示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比非复杂冠脉病变患者的水平高(t=-2.478,P=0.02);NT-proBNP与NYHA心功能的分级呈正相关(r3=0.696,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46,P<0.01).结论 NT-proBNP是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并对估计冠脉的病变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是多细胞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裂变和融合进行形态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重新排列以适应细胞的需求,维持能量平衡。线粒体的这种控制其自身数量、大小、形状和在细胞内的分布特征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融合-裂变是平衡的,当细胞早期受到应激时,受损的线粒体首先通过裂变和融合来维持其功能的正常运行。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线粒体动力学包括线粒体裂变和融合在常见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