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困难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62例经LC手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术中发现进行对比,并对多种可能影响手术的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增加手术难度的胆囊超声表现有8种,依次为胆囊轮廓不清或囊壁结构不完整、胆囊萎缩、胆汁透声差伴有点絮状强回声、胆囊肿大、胆囊颈结石嵌顿、胆囊壁增厚、胆囊腔结石充满型及肝硬化,其中胆囊轮廓不清或囊壁结构不完整、胆囊萎缩、胆囊颈结石嵌顿这3个因素导致LC中转开腹的比例为2.48%~5.13%。结论术前超声检测中,应重视对上述8种表现的观察,特别是存在胆囊轮廓不清或囊壁结构不完整、胆囊萎缩、胆囊颈结石嵌顿表现时,应提示术者术前做好中转开腹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急性阑尾炎180例进行了术前超声检查,其中发生误漏诊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游离皮瓣具有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皮瓣长宽比例不受限制,手术Ⅰ期完成等优点,已成为修复组织缺损、污染创面或器官再造的常用方法^[1]。但既往主要依靠血管体表投影解剖标志和临床经验判断游离皮瓣血管蒂的位置和血管走向,由于存在血管解剖个体差异,及患者体形差异等因素,可以导致体表标志的不确定,故体表投影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X线钼靶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直径<2cm乳腺瘤63例,采用CDU联合X线钼靶检查,分析早期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特征,并与术前单用CDU及单用X线钼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CDU声像图大部分为低回声或偏低回声团块;肿块后方声衰减39例,肿物内强回声光斑17例;肿瘤纵横经比>1者49例;周边及内部均见短线状彩色血流信号35例,呈动脉频谱,阻力指数较高。(2)X线钼靶诊断表现为肿块影39例,肿块密度增高、边缘不整或呈分叶状14例,伴毛刺征19例。肿块内部有恶性钙化灶21例,主要为线样、小棒状、细沙样或多形性微小钙化。(3)CDU联合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和符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单用CDU及单用X线钼靶检查(P<0.05);单用CDU检查的检出率和符合率虽略高于单用X线钼靶检查,但二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CDU联合X线钼靶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孙艳丹  王晶明  袁雪红 《西部医学》2009,21(10):1787-1788
目的评价超声对腹膜恶性问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及超声引导下组织活检证实的10例腹膜恶性间皮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超声表现为腹膜增厚及腹水。超声诊断正确4例,仅发现中到大量腹水4例,误诊2例。结论超声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有限,在腹部低频超声的基础上应用高频超声可较好地显示腹膜病灶,对腹膜增厚伴中到大量腹水的患者,应考虑是否为腹膜恶性间皮瘤,并做相关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整体与节段纵向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探讨其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连续选择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nHCM)39例,同期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测量左室整体与节段纵向应变(LSR)以及采用QLAB8.1软件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室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和下壁)二尖瓣环位移(MAD)以及达峰时间,计算二尖瓣环整体位移(MADglobal)以及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化指数(SDI).分析LSR与MAD的相关性,比较两组MAD、SDI等参数.结果 TMAD有效跟踪节段数显著高于STI(98.7%对77.9%,P<0.001).TMAD测量MAD与STI测量左室节段纵向应变(r=-0.784,P<0.001)和整体应变(r=-0.897,P<0.001)显著相关.与对照组比较,nHCM患者左室六个位点MAD以及MADglobal均显著减低(P均<0.001),SDI显著增加(P<0.001).结论 TMAD是评价nHCM患者左室纵向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以及同步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的局部收缩与舒张功能。方法 40例尿毒症患者,左室肥厚(LVH)组25例,非左室肥厚(NLVH)组15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取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各室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房缩期的峰值速度(VS、VE、VA)、峰值应变率(SRS、SRE、SRA)、最大应变及位移。结果 速度Vs、VA:尿毒症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VE:尿毒症患者NLVH组后间隔、下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LVH组除后壁外余左室各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尿毒症患者两组间仅在前间隔有显著性差异。应变率SRS:尿毒症患者LVH组左室侧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SRE:尿毒症患者NLVH组左室侧壁、下壁、后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LVH组除后间隔外左室各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LVH组前间隔及前壁的SRE较NLVH组显著性减低。SRA:尿毒症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应变S:尿毒症患者NLVH组仅有左室侧壁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LVH组除后间隔外其余左室壁较对照组显著性减低。LVH组前壁的应变较NLVH组显著性减低。位移D:尿毒症患者NLVH组仅在后间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LVH组后间隔、后壁、前间隔、下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分别P<0.05和0.01)。结论 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早期评尿毒症患者左室的心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从可测项目范围到技术先进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临床实验室(检验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1]。但同时由于检验科每个实验室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临床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痰液、胸腹水、穿刺液、胆汁等,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与患者手拉手地采集标本,还要通过多次工序对上述临床标本进行处理,这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感染的可能性[2]。姚齐龙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检验科各实验室作为医学实验室是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之一[4]。因此加强管理,在检验科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已是刻不容缓。1现状及存…  相似文献   
9.
石晶  孙艳丹  张军 《心脏杂志》2013,25(4):460-462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定量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内收缩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33例,同期选择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LAB8.1软件测量左心室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以及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前间隔侧, 后间隔侧, 前壁侧,侧壁侧, 后壁侧以及下壁侧) 二尖瓣环位移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P-SD)。比较两组Tmsv16-SD、TP-SD等参数,并分析Tmsv16-SD与TP-SD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Tmsv16-SD及TP-SD均高于对照组(P<0.05);Tmsv16-SD与TP-SD呈线性正相关。结论: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是评价CHF患者左室内运动同步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腹部及其外周血管的急症临床并不少见[1],患者局部血管损伤能够导致动脉内膜的撕脱以及血栓闭塞,导致假性的动脉瘤,严重者还会出现动脉离断,继而引发静脉的血栓以及静脉的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