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特征、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的产生状况。方法:采用PHOENIX100自动化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PCR(REP-PCR)法分析其基因同源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扩增出的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对整合子基因进行PCR检测。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结果: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分离到30株碳青霉烯类中介或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儿科ICU病房9株,外科ICU病房12株。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但儿科ICU与其他病房分离株的耐药谱有差异。对存活的非重复的25株菌进行检测,REP-PCR图谱分为A、B、C、D4个基因型,A型7株集中在儿科ICU,16株属于B型,C型和D型各1株。PCR检出10株菌携带OXA-23基因,其中包括7株儿科ICU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而外科ICU分离的耐药菌株不具有OXA-23基因。所有菌株均未能检出OXA-24、IMP及VIM基因。有20株携带PER-1型酶基因。22株细菌检测出Ⅰ型整合子基因结构(大小约180~3500bp)。结论: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主要为医院感染所致,儿科ICU分离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为产生OXA-23型酶,外科ICU分离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则可能为膜通透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耐阿米卡星(AMK)铜绿假单胞菌(Pa)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氨基糖苷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及其基因型。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2株多重耐药Pa(其中对AMK耐药Pa组和对AMK敏感Pa组各36株)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9种主要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2种氨基糖苷耐药基因,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PCR进行基因型研究。结果在分组研究中AMK耐药Pa组表现为aac(6′)-Ⅰ和aac(3)-Ⅱ基因同时阳性的占42.4%,aac(6′)-Ⅰ和ant(2″)-Ⅰ基因同时阳性的占36.4%,是耐药组的主要修饰酶基因;AMK敏感Pa组表现为aac(6′)-Ⅰ基因阳性的占50.0%,aac(3)-Ⅱ基因阳性的占33.2%,是敏感组的主要修饰酶基因。2种氨基糖苷耐药基因(RmtA和RmtD)均为阴性。REP-PCR显示耐药菌株可分为A~G 7型,其中AMK耐药Pa组的主要分型为F型(其中尤以F1型为多);AMK敏感Pa组以E型为多见。结论通过2种或多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同时作用于AMK是Pa对AMK耐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整合子参与多重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 ,并分析产 ESBL s菌株中整合子的存在 ,同时对整合子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 VITEK GNS药敏板测定庆大霉素等 13种抗菌药物对 12 6株产 ESBL s的肠杆菌属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PCR技术检测整合子基因 ,应用 PCR定位技术和 DNA测序研究整合子插入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产 ESBL s的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喹诺酮、磺胺类代表药如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培氟沙星、磺胺甲口恶唑 /甲氧苄氨嘧啶 (SMZ/ TMP)的耐药率分别为76 .2 %、6 7.5 %、76 .2 %、6 3.5 % ,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 ESBL s菌株质粒上存在三种大小不同的整合子 (扩增片段 94 0、180 0、2 6 0 0 bp) ,含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 β-内酰胺酶基因和核苷转移酶基因。结论 产 ESBL s菌株和非产 ESBL s菌株相比呈多重耐药 ,产 ESBL s菌株存在不同类型的整合子结构 ,含有多种耐药基因。整合子可以在细菌种内和种间引起多重耐药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临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分布以及产ESBLs细菌中头孢菌素酶的存在情况。方法:质粒接合实验分析耐药性转移,根据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各种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确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分布以及头孢菌素酶基因。结果:80.4%的菌株质粒接合实验成功,66%的菌株为TEM基因型,14%的菌株为SHV基因型,10%的菌株为CTX-M型。2株菌同时存在AmpC酶。TEM阳性的大肠埃希菌RAPD带型呈多样性。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可以发生转移,ESBLs以TEM基因型为主,部分菌株为SHV、CTX-M型。同一菌株内可以产生2种不同基因型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菌株不是以细菌克隆播散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以保证和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针对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针对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的护理措施,减轻了老年患者心理压力,对护理人员也产生了信任感,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结论恰当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浅谈老年冠心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总结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护理。结果 65例患者提高了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患者康复,出院时精神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精心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佳  金博  肖楠  黄磊  孙立颖 《检验医学》2020,35(3):200-204
目的分析快生长分枝杆菌(RGM)的耐药性及RG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进一步认识RGM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年间分离到的3株RGM,分别采用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基因测序法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分析RG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3株RGM均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利奈唑胺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均耐药。临床分别使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或利福平进行经验治疗,感染鼻疽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的患者痊愈出院,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病情稳定后带药出院。结论RGM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强,临床经验用药应避免使用此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ELFIA)技术及PCR联合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分析不同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粪便标本中CDAB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8月~11月242位住院患者粪便标本,用ELFIA法检测CDAB,对检测结果为可疑的标本用PCR复测。将患者分为非抗生素相关腹泻组和抗生素相关腹泻组,对两组的CDAB阳性率进行χ2检验,并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242位患者中,22例ELFIA法CDAB检测为阳性,12例检测结果为可疑。12例可疑标本有10例进行了PCR复测,8例(80.0%)CDAB基因阳性。两法联合检测共计30例为CDAB阳性,阳性率为12.4%。抗生素相关腹泻组CDAB阳性率(24.0%)显著高于非抗生素相关腹泻组(6.9%)(χ2=14.21,P<0.01)。CDAB阳性组的年龄(68.2±23.6)岁高于CDAB阴性组(58.7±23.9)岁(P<0.05)。结论 ELFIA法检测CDAB,有商品试剂盒,方法简便可靠。可疑阳性标本用PCR法检测tcdA/tcdB基因,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艰难梭菌毒素在抗生素相关腹泻患者检出率较高,与临床表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由然  孙立颖 《检验医学》2010,25(5):341-344
目的了解耐阿米卡星(AMK)铜绿假单胞菌(Pa)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氨基糖苷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及其基因型。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2株多重耐药Pa(其中对AMK耐药Pa组和对AMK敏感Pa组各36株)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9种主要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2种氨基糖苷耐药基因,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PCR进行基因型研究。结果在分组研究中AMK耐药Pa组表现为aac(6′)-Ⅰ和aac(3)-Ⅱ基因同时阳性的占42.4%,aac(6′)-Ⅰ和ant(2″)-Ⅰ基因同时阳性的占36.4%,是耐药组的主要修饰酶基因;AMK敏感Pa组表现为aac(6′)-Ⅰ基因阳性的占50.0%,aac(3)-Ⅱ基因阳性的占33.2%,是敏感组的主要修饰酶基因。2种氨基糖苷耐药基因(RmtA和RmtD)均为阴性。REP-PCR显示耐药菌株可分为A~G 7型,其中AMK耐药Pa组的主要分型为F型(其中尤以F1型为多);AMK敏感Pa组以E型为多见。结论通过2种或多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同时作用于AMK是Pa对AMK耐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09年碳青酶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PCR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OXA-23、OXA-24、OXA-58、IMP、VIM、NDM-1和adeABC型外排泵结构基因adeB,并进行测序分析;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PCR(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sequence-based PCR,Rep-PCR)分型技术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结果2009年我院66株CRAB中98.5%的菌株OXA-23基因阳性,95.5%adeB基因阳性,两种基因同时阳性的比率为93.9%,未检出其他耐药基因。66株CRAB可分为A~D 4个基因型,我院流行的优势克隆株为A型,波及10个病房。这些基因型不同于2004年我院CRAB流行株。结论 2009年CRAB通过产生OXA-23酶和adeABC型外排泵等机制共同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CRAB克隆株水平传播是造成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