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BI-RADS 4类乳腺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乳腺钼靶确诊为乳腺钙化灶BI-RADS 4类的患者358例,其中非良性钙化灶(不定性及恶性钙化灶)236例。在236例非良性钙化灶患者中,将80例术前接受乳腺钼靶联合乳腺增强MRI检查的患者纳入联合组,将仅接受乳腺钼靶检查的156例患者纳入单一组。分析联合应用乳腺钼靶和MRI对乳腺BI-RADS 4类钙化灶的诊断价值。结果细小钙化灶的恶变率高于粗大者,密集钙化灶的恶变率高于稀疏者,簇状分布的钙化灶恶变率高于散在分布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钼靶联合乳腺MRI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纯乳腺钼靶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钼靶联合MRI检查对乳腺非良性钙化灶BI-RADS 4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应用11G活检针行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空芯针活检术(stereotractic vacuum-assisted biopsy,SVAB)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1G活检针对93例乳腺钼靶X线检测提示存在微小钙化病灶的患者实施SVAB检测,对病理结果为恶性或者不典型乳腺增生或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以及钼靶X线摄影诊断结果与活检病理明显不符的患者均实施开放手术.比较术后的病理结果和活检病理结果.结果:在97例次微小钙化病变中,通过SVAB共有96例次(99.0%)成功获得钙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显示,71例次(73.2%)为良性病变,19例次(19.6%)为恶性病变,6例次(6.2%)为不典型增生.有25例患者最终行开放性手术,2例次(2/13,15.4%)导管原位癌最终诊断为浸润性癌,1例次(1/4,25.0%)导管不典型增生最终诊断为导管原位癌,1例钼靶影像与活检病理不符患者最终诊断为导管原位癌.71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的患者中有49例中位随访时间达14.5个月,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并发症包括血管迷走反应(1.0%)、出血(2.1%)和血肿形成(3.1%).结论:SVAB对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病变是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其不良反应较小,但需要准确掌握适应证;对影像学-组织学诊断不一致、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或导管原位癌可能存在组织学低估的病例,需要实施进一步的手术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扶正消癌方对他莫昔芬(TAM)所致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的疗效及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他莫昔芬(TAM),2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癌方,1剂/d,连续服用2个月,症状改善后改为隔日1剂,再用2个月。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估临床主要症状积分;采用乳腺癌专用生存质量量表FACT-B(4.0)评价生存质量;记录治疗期和随访期内持续接受TAM治疗的例数。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明显下降(P<0.01),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率为80.0%优于对照组的12.0%(P<0.01);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8.0%,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中生理状况和情感情况2个维度评分、特异条目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6例(2.0%)无法坚持TAM治疗,低于对照组的19例(38.0%)(P<0.05)。 结论: 扶正消癌方能减轻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症状,提高患者TAM治疗依丛性,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从中获益,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超声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57例乳头溢液性疾病患者分别行超声和乳管内窥镜检查,将超声征象与乳管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对乳头溢液性疾病阳性征象诊断率为96.49%:导管扩张27例(47.36%),实性肿物伴导管扩张或囊肿19例(33.33%),囊性回声6例(10.52%),实性回声3例(5.26%),超声无异常征象2例(3.51%).乳管镜诊断:乳腺导管炎26例(45.61%),导管扩张症12例(21.05%),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17例(29.82%),乳腺癌2例(3.50%).超声对实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52.63%,特异性为89.47%,误诊率为10.50%,漏诊率为47.36%.结论 超声对乳头溢液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此类疾病中实性病变的漏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是否可增强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顺铂的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雷公藤甲素、顺铂、雷公藤甲素联合顺铂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周期实验检测雷公藤甲对TNBC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雷公藤甲素对PARP1、XRCC1和RAD51蛋白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MDA-MB-231细胞的IC50值为(36.37±3.4)nmol/L,BT549细胞的IC50值为(52.78±4.2)nmol/L;雷公藤甲素可将TNBC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30 nmol/L的雷公藤甲素可明显减弱PARP1、XRCC1和RAD51蛋白的表达,抑制RCC1/PARP1信号通路传导;雷公藤甲素可增强顺铂对TNBC的敏感性。结论: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RCC1/PARP1信号通路的传导,阻止顺铂引起的DNA损伤修复,增强TNBC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8.
机体免疫系统在抗肿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一类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近来有关DC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在DC与各种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和以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方面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且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效。本拟比较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1~2枚阳性早期浸润性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状态与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日~2019年12月1日就诊于我院的SLN 1~2枚阳性,且进一步腋窝清扫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指标及术前血常规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估NLR应用价值。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临床病理指标及术前NLR与NSLN状态关系。结果符合纳入标准213例。NLR最佳截断值为1.8,曲线下面积0.718,灵敏度68.7%,特异度73.1%。单因素分析发现,Her-2状态、SLN转移比值及NLR与NSLN状态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N转移比值(SLN转移比值R=1、0.5≤R<1比较SLN转移比值R<0.05的OR分别为6.756、1.891,和NLR(OR:6.154,95%CI:3.130~12.100,P<0.05)是NSLN状态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术前NLR是NSLN状态有效预测指标,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