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 2 0 0 2年我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 )并脑积水 2 1例 ,我们采用侧脑室冲洗脑脊液置换侧脑室注射取得较好疗效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3~ 2 8岁。颅脑 CT下均表现为侧脑室扩大符合结脑并脑积水的诊断。本组采用严格卧床休息 ,常规护理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饮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甘露醇联合速尿降颅内压及对症治疗。早期规律适量全程给予抗结核药物。方案 :采用 3SHRZ/ 6 HRI/ 10 HR即初期 3个月链霉素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巩固期 6个月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维持期 10个月异…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2岁,于1989年10月饱餐后奔跑中摔倒,左前胸、腹部着地,当时剧痛拒按不能站立,经用止痛剂后4小时缓解。此后间断性腹痛,给止痛针、止痛片治疗时好时坏月余。次年2月底发现患儿活动后气喘、憋气,呼吸困难伴咳嗽,在当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五步碘量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准确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确保测定的准确性。方法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进行评定。结果五步碘量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为20.4g/L,扩展不确定度为0.30g/L。结论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所占比重最大,严格控制操作过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种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物体表面现场消毒试验进行杀菌效果观察。结果用含4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均>4.00。对物体表面自然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1.00。结论该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液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稳定型二氧化氯为工业化生产的液体复方消毒剂,经柠檬酸活化产生二氧化氯。该消毒剂采取二元包装方式,贮存稳定,含二氧化氯500mg/L作用15min,可达灭菌效果;含二氧化氯200mg/L作用5min,可破坏HBsAg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6.
7.
以34株阴汤肠杆菌培养物作为繁殖菌,从3份污水中分离到阴泡杆菌的噬菌体24株。经测定其裂解谱并经5折的试制应用,在其中选出一株作为阴沟肠杆菌的诊断噬菌体。实验结果表明,Ent噬菌体可裂解阴沟肠杆菌培养物189株中的164株,对于肠杆菌科其它14个属种的4196析培养物无一发现裂解,具有严格的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2年6月—2005年6月诊治的5例肺结核并发P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肺结核并发PE后,咳嗽、咳痰、发热加重,并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查体为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PE诊断。5例确诊时间均已超过溶栓时间,其中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余4例均给予抗结核治疗同时抗凝治疗。其中1例未坚持服用抗凝药物,2年后再次复发PE抢救无效死亡,余4例病情好转。结论肺结核可并发PE,因临床症状类似,易延误诊断,错过溶栓时间,PE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抗凝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肤阴洁杀菌性能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必泰是一种低毒消毒剂,现广泛用于日常皮肤粘膜消毒和卫生保健,肤阴洁是以洗必泰配以中草药组成,我们在实验室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菌悬液制备试验前,分别将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10231), 第3~14代划线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18~24h后取出,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2~7. 4,简称PBS)洗下,制成菌悬液,置4℃冰箱中备用. 1.2 中和剂选择试验试验分6组.1组:消毒剂+菌悬液 ;2组:(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3组:中和剂+菌悬液; 4组:中和产物+菌悬液;5组:菌悬液对照;6组:未接种培养基对照.结果以第1组不长菌或有远少于第2组菌数生长,第2组有菌生长,且菌数≥100 cfu*ml-1,第3、4、5组菌数相似且组间误差率≤10%,第6组无菌生长,可判为中和剂适宜. 1.3 杀菌试验试验为悬液定量杀菌法,试验时取5 ml消毒剂加0.1 ml菌悬液,混匀,作用至预定时间后取 0 .5 ml加入0.45 ml中和剂中,作用10 min后,取0.5 ml终样液于平皿中一式两份,倾注培养基后置恒温箱中培养48h后观察结果,计算杀灭率. 1.4 稳定性试验将消毒剂连同原包装置54℃恒温箱中14 d 后取出,于存放前后分别测定该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