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程度。方法:600例住院T2DM患者,依病程分为新诊断组、3月~5年组、6年~10年组和>10年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徐州产HD-WX-10型微循环显微仪,在22~24℃室温下,检测所有对象的左手无名指,观察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对各组加权积分值、不同程度异常率和部分指标异常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不同病程各组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以管袢减少、白微栓、渗出和出血等改变较明显(P<0.01),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2)病程10年以内各组患者积分值、部分指标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10年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流态及袢周形态积分和总积分较其它组增加(P<0.05),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P<0.01),管袢明显减少,白微栓和渗出显著增多(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病程>10年者较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住院的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44例,做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与正常人30例比较。用甲钴胺治疗2周,复查神经传导速度,并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经甲钴胺治疗2周后,2型糖尿病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甲钴胺治疗可以使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方法住院T2DM患者197例,按病程分为新诊断组、≤5年组、5~10年组和≥10年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查5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或感觉传导速度(SCV)、H反射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结果 <5年组、5~10年组、≥10年组H反射和SSR积分明显高于新诊断组(P<0.05或P<0.01),正中神经MCV和SCV、尺神经MCV低于新诊断组(P<0.05或P<0.01)。其他各条神经的MCV和SCV的降低在病程≥5年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反射>10年组、SSR≥5年2组与<5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年以上各组的SSR均较≤0.5年组积分增高(P<0.05或P<0.01),2.0~3.0年组SSR较0.5~1.0年组积分增高(P<0.05)。正中神经SCV在1.0~2.0年组和2.0~3.0年组较≤0.5年组降低(P<0.05或P<0.01)。在腓浅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胫神经中,MCV降低较SCV明显(P<0.01),下肢SCV和MCV较上肢SCV和MCV下降明显(P<0.01)。结论 T2DM患者周围神经受损可能发生于更早的糖尿病前期,H反射受损出现最早,MCV较SCV严重,下肢较上肢严重,SSR受损最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方法住院T2DM患者600例,根据肌电图结果分为DPN组488例和无DPN(NDPN)组112例,另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查3组的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血管周围状态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微循环特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PN组和NDPN组甲襞微循环形态和袢周积分明显升高(P<0.01);与NDPN组比较,DPN组袢周积分和总积分升高(P<0.01)。(2)甲襞微循环表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袢周渗出、出血积分升高,DPN组管袢数、乳头积分升高,袢顶直径减小(P<0.05,P<0.01),且DPN组袢顶直径和乳头积分与ND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变程度:2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正常者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PN组中度异常的比例高于NDPN组(52.9%vs 19.6%,P<0.01),正常者和轻度异常者比例低于NDPN组(分别为13.5%vs 31.2%,25.0%vs 43.8%,P<0.01)。结论 T2DM患者均存在甲襞微循环异常,DPN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更为严重,可能是DPN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1h血糖(1 hPG)升高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 入选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FPG)升高,但未达到T2DM诊断标准而来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54例患者,按WHO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74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43例)、糖耐量低减(IGT)组(54例)、联合血糖受损(CGI)组(47例)和DM组(136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所得1 hPG诊断IGR和2型糖尿病的切点值对354例受试者进行分组,细分为1 h-NGT组、1 h IGR组和1 h-DM组;分别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功能指数(HOMA-3)、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评估指标(△G0-30、△10-30、△10-30/△G0-30),并与WHO标准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依1 h-NGT、1 h-IGR和1 h-DM的顺序HOMA-β(21±12、18±7、16±9)、△10-30/△G0-30 (0.55±1.37、0.33±0.19、0.26±0.14)逐渐降低,HO-MA-IR(0.55±0.16、0.63±0.19、0.75±0.24)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 hPG与几项指标均有很好的相关性(r=-0.292,-0.168,0.113,0.418,P<0.05).结论 1 hPG能够很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是血糖分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WHO标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