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 小儿胆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儿胆石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2例小儿胆石症的临床资料,20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胆囊切除术(其中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18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1例出现胆瘘,经引流后痊愈,1例右肝管内结石残留。18例(81.8%)得到随访,4例失访。随访5个月至7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3例偶有腹痛、腹胀,1例行二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顺利。行非手术治疗的2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近期症状缓解,其中1例症状反复发作。结论对有腹痛者首选B超检查,对有胆总管扩张或黄疸的患儿结合CT检查可提高正确诊断率;症状明显的胆石症应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可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脾脏恶性肿瘤诊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脾脏恶生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结果 B超和CT确诊率为92.35。术后病理类型:亚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6例,血管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转移性肝细胞瘤1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3例,均为早期病例。结论影像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提高脾脏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制安全穿刺针在腹腔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上应用的腹腔镜穿刺针针头多处于暴露状态 ,在实施操作时容易误伤正常组织 ,并且使手术操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为解决其不足 ,我们自行设计研究了一种腹腔镜安全穿刺针 (如图 1) ,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9例 ,女 2 1例。年龄 2 4~ 5 3岁 ,平均 34 4岁。胆囊切除术 11例 ,卵巢囊肿 18例 ,主要用于穿刺抽液 ,抽出液体 2 0~ 12 0 0ml。活检 1例 ,为探查腹水原因 ,经活检明确为晚期结肠癌。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本穿刺针的特点是针头位于一套管内 ,套管固定于手柄的前端 ,针头的后端连接在手柄内腔中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取87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和距癌灶5cm以外的胃组织各一块,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VEGF-C表达。结果 VEGF-C在胃癌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癌旁正常组织未见表达。VEGF-CmRNA、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1%、65.5%。在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VEGF-C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更显著(P〈0.01)。同时,VEGF-C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均无明显相关。在目前的回顾性研究中,VEGF-C表达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7.19%6、0.61%7、3.56%。结论 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内镜活检标本上检测VEGF-C表达,对于预测有关淋巴结转移和判定淋巴结清除范围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胃癌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元明  孙克坚 《腹部外科》2001,14(5):285-286
目的 改善晚期胃癌黄疸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利用肝外科技术经肝门部或胆囊行胆汁内引流手术。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黄疸消退 ,皮肤搔痒等症状缓解。肝功能改善 ,食欲增加 ,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 4~ 15月 ,平均 8.7月。其中 9例 (6 0 % )患者临终无黄疸。术后对化疗、放疗的耐受性更好。结论 减黄治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或胃癌术后复发所致黄疸患者的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外科诊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7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例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7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中有5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3例行囊肿内或外引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35例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不意义(P〈0.05)。在7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中,有5例妊娠期出现症状。结论 妊娠可能是女性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出现症状的诱因之一;完整的胆囊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观察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效果。145例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较传统方法能大大降低术后患者胰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表明,改良的胰肠吻合及双腔管引流,对于减少PD术后胰瘘的发生,特别是B、C级胰瘘发生后的治疗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显降低胰瘘之后腹腔感染、出血率及死亡率,为提高PD术后胰瘘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受体肝两步切除法在犬活体肝移植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犬肝脏解剖学特点,探索建立犬同种活体肝脏肝移植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对10只杂交犬的肝脏进行活体解剖观察,根据肝脏解剖学特点,建立犬活体肝脏移植模型,其中受体手术首先切除门静脉左支供血的肝叶,将供肝植入后,再切除剩余的肝叶,应用受体肝脏两步切除方法,建立犬活体肝脏移植模型。结果:犬肝共分7叶,门静脉分左右支进入肝脏,单纯阻断门静脉左支,会引起门静脉压力一过性增高,不会引起胃肠道静脉淤血。受体组犬肝脏采取两步切除方法,免除了受体犬体外转流或门体分流的建立,可成功建立活体肝脏移植模型,且受体犬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胃肠淤血发生。结论:犬是理想的部分肝移植动物模型,受体肝脏分两步切除,新肝植入期,可有效维持受体血循环稳定,避免了无肝期,免除了体外转流或门腔分流的操作。  相似文献   
9.
背景:凋亡细胞能够主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能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途径诱导免疫耐受,但这些结果只在大鼠肝脏移植模型中证实。目的:探讨通过60Coγ射线体外处理后的供体淋巴细胞预输注诱导猪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作用中,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非转流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受体猪随机摸球法均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受体猪无特殊处理,行肝移植;淋巴细胞组:受体猪在肝移植前7d经耳静脉注射60Coγ射线处理过的5×108个供体淋巴细胞。观察两组受体猪移植后的存活时间,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型CD4+T、CD8+T、CD4+CD25+Tr变化及病理。结果与结论:移植后3d,两组病理活检均呈急性中、重度排斥反应;移植后6d,两组均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移植后1,3,6dCD4+T、CD8+T、CD4+CD25+Tr升降趋势,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60Coγ射线体外处理过的淋巴细胞预输注未能够诱导猪同种异体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未能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凋亡细胞能够主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能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途径诱导免疫耐受,但这些结果只在大鼠肝脏移植模型中证实.目的:探讨通过60Co γ射线体外处理后的供体淋巴细胞预输注诱导猪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作用中,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非转流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受体猪随机摸球法均分为2 组:空白对照组,受体猪无特殊处理,行肝移植;淋巴细胞组:受体猪在肝移植前7 d 经耳静脉注射60Co γ射线处理过的5×108 个供体淋巴细胞.观察两组受体猪移植后的存活时间,移植后T 淋巴细胞亚型CD4+T、CD8+T、CD4+CD25+Tr 变化及病理.结果与结论:移植后3 d,两组病理活检均呈急性中、重度排斥反应;移植后6 d,两组均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移植后1,3,6 d CD4+T、CD8+T、CD4+CD25+Tr 升降趋势,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提示,60Co γ射线体外处理过的淋巴细胞预输注未能够诱导猪同种异体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未能引起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