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双黄连注射治疗泌尿系感染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雌激素水平对妇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测定30例绝经妇女及26例育龄妇女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绝经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泵血功能的多项指标均有显著不利变化。结论:具有低雌激素水平的绝经妇女的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泵血功能均降低。  相似文献   
3.
4.
甘遂与甘草是中药“十八反”中的一对禁止配伍药。据载二者同用后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但是历史先贤也有取其相反相成.以毒攻毒的作用,治疗顽症的先倒。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甘遂半夏汤,即甘遂与甘草同用.治心下留饮症。后世也有内外分用者。如金元四家中的刘河间在治疗水肿病时“以甘遂末涂腹,绕脐令满,内服甘草水,其肿便去。“笔者在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2004年1月~2005年8月住院收治13例婴幼儿农药中毒住院资料, 分析误诊误治原因,为农村婴幼儿农药中毒诊治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本组收治婴幼儿农药中毒住院共13 例,女6例,男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  相似文献   
6.
郝大林  孔祥敏  石宏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74-457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结合角色扮演法(RPT)在传染病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院传染科临床见习学生136名,将其随机平分为试验组(PBL结合RPT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组),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对见习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同时采用不记名式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68名学生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PBL结合RPT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结合RPT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结合实践等各方面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传染科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严凤山  孔祥敏 《陕西中医》1999,20(3):115-115
采用益气温阳,化瘀通络法,以人参、熟附子、黄芪、细辛等中药组方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0%。实践证明本方具有增快心率,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7岁,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便后需用 手回纳1年,大便带血,量少、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便 后有时滴血,无腹痛及肛门疼痛,大小便正常。查体:老年 男性,一般情况好。专科检查:外观肛门正常。嘱病人蹲位 增加腹压,可见球形带短蒂的黏膜肿物脱出肛外,大小约 8.3cm×8.0cm×7.1cm,颜色暗红,表面糜烂,呈桑葚状,中 等硬度,手法复位后,肛内指诊及肛镜检查,未见其他异常 情况。诊断:直肠息肉。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清洁灌肠后,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高危因素较多 ,早产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临床上应倍加重视。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母体健康及提高围生儿存活率等至关重要。本文就1999年6月~2001年6月间双胎妊娠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双胎妊娠发生率 :两年分娩总数5141例 ,双胎69例 ,占13 5‰ ;单胎5072例 ,占986 5‰。双胎与单胎之比为1 :73 51。1 2双胎与同期单胎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病死率 :69例双胎妊娠剖宫产53例 ,占76 8 % ,围生儿死亡5例 ,病死率3 62 …  相似文献   
10.
王××,男,57岁,工人,住院号2084,患者于94年4月28日以脑萎缩术后收住院.患者于88年因头晕行颅脑CT检查,报告为脑萎缩.90年去承德某部队医院,行枕动脉移植术.术后出现语言不甚清晰,双下肢瘫痪、弯曲不能站立,左上肢活动欠灵活,握力减弱,二便失禁,仍经常头晕,查:BP12/skpa,右上肢肌力正常,左上肢肌力Ⅲ级,握力差,双下肢肌力均为0级.西医诊断为脑萎缩术后,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入院后曾予静脉点滴、脑活素、复方丹参注射液,脉通液及能量合剂等药,口服脑复康、丹参片等药维持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但于7月27日中午无明显锈因.患者头晕加剧,欲仆倒,无恶心呕吐,查血压力 7/6kpa,即与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以每分40滴速度静脉点滴,后血压升至12/gkpa.次日上午10点患者由轮椅上突然昏倒在地,查血压为7/Okpa,.急予多巴胺40mg,间羟胺10mg,酚妥拉明20mg兑入5%葡萄糖液400ml中,静脉点滴,调节滴数使血压维持在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