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血或尿淀粉酶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多数由于胰腺疾病,尤其是急性胰腺炎所致,但许多胰腺外疾病亦可导致血和(或)尿淀粉酶增高。现对108例胰腺外疾病导致淀粉酶增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导致淀粉酶增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内镜超声检查287例上消化道黏膜隆起型病变,并对其中21例进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发现病变以胃和食管隆起性病变较多,在检查中各占总数58.19%和28.92%,常见的隆起性病有:黏膜下肿瘤、静脉球、壁外压迫、息肉、异位胰腺等。结论内镜超声可以初步判断上消化道黏膜隆起型病变的性质,为黏膜下肿物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胃镜下治疗胃石症的经验,探讨如何简单经济有效地治疗胃石症。方法:在胃镜下使用碎石圈套器圈套切割粉碎胃石,结合抑酸剂、胃动力药物治疗33例胃石症患者。结果:33例患者中29例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4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胃镜下碎石圈套器切割粉碎胃石结合术后予以抑酸、促动力药物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器械简单,患者痛苦少,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55例患者予以中西药联用保留灌肠。结果:经15~20 d的治疗,在临床综合疗效、肠镜下肠黏膜疗效、肠黏膜病理组织学疗效显著。结论:中西药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37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发现在胃和食管隆起性病变中,最多发的为纵隔肿物,胃肠间质瘤。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以判断上消化道黏膜隆起型病变的性质.为黏膜下肿物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或尿淀粉酶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多数由于胰腺疾病,尤其是急性胰腺炎所致,但许多胰腺外疾病亦可导致血和(或)尿淀粉酶增高.现对108例胰腺外疾病导致淀粉酶增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导致淀粉酶增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胃石症的治疗经验,探讨如何简单经济有效地治疗胃石症.方法 首先予以质子泵抑制剂、碱性药物内科治疗,治疗失败者予以胃镜下使用碎石圈套器圈套切割粉碎胃石.结果 86例患者中50例经药物治疗后胃石消失,36例患者经胃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碳酸氢钠口服,可有效治疗胃石症;对于难治性胃石,经胃镜下碎石圈套器切割粉碎胃石结合术后予以抑酸、促动力药物亦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器械简单,患者痛苦少,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根据食物特异性IgG剔除相应食物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10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水平,IgG>50U/ml为阳性.将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正确饮食组(剔除食物IgG测试阳性的食物)和替代饮食组(安慰性地剔除相同数量食物,但并不剔除IgG测试阳性的食物),持续12周,根据症状减轻程度评测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有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总阳性率为100%,根据食物特异性IgG剔除相应食物12周后,正确饮食组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201.54±64.75)分]与替代饮食组[(271.23±75.7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饮食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与初始时[(368.82±69.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食物特异性IgG剔除相应食物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有意义的,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