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药学信息管理系统深入开展临床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网络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快速发展,如何利用网络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将会愈来愈得到医、护、药、患的重视.我们将药学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在我院局域网上,其不同于互联网在于:局域网面向我院医护,其内容与医院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专业性、针对性更强,且传播速度快、安全性好.因此在局域网上建立药学信息管理系统能更好地为我院临床服务,开展临床药学.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5岁,左下肢近踝部出现暗红色孤立肿物5个月,无明显主观症状,近1月余生长迅速。患者既往体检,无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家族中无恶性肿瘤病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一种祛风止痒保健茶组方对慢性荨麻疹的辅助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80例临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含有黄芪、白术、防风、五味子、乌龙茶的保健茶和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使用黄芪、白术、防风、五味子配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分别于治疗后4周和8周总结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临床疗效等;并于24周后随访痊愈患者的复发率。结果4周、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2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治疗8周后治疗组瘙痒程度较对照组减轻(t=2.402,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8.9%,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P0.05)。24周后随访,治愈患者中治疗组2例复发,对照组8例复发。结论包含乌龙茶成分的祛风止痒保健茶能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止痒和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浅部真菌病及致病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浅部真菌病和病原菌的流行趋势。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7年12月间来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取患处皮屑、毛发、指(趾)甲等标本以KOH涂片进行显微镜下检查,镜检阳性者列入统计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列入分析的10011例浅部真菌病,其中股癣占据首位,共4370例,占总数43.7%;其次为体癣1909例,占总数19.1%;分离出病原真菌7100例。包括红色毛癣菌5045株(71.0%),占第1位,其次为马拉色菌,共594株(8.4%)。结论天津地区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的分布大体符合国内流行趋势,但具备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患者皮损的皮肤镜下特征。方法比较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门诊38例经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扁平苔藓患者皮损的皮肤镜下和肉眼观察的特征。结果肉眼下22.15%皮损可见Wickham纹,皮肤镜下47.47%皮损见清晰的Wickham纹,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ckham纹皮肤镜下呈水晶白色,中央为黄褐色无结构区域。可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形成的黄白色类圆形结构,其间以黄白色Wickham纹连结。血管改变为红点或Wickham纹周围放射状红线。结论皮肤镜可作为扁平苔藓临床有效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局封致色素减退的临床特点及共聚焦显微镜(RCM)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致色素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RCM下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26例中22例女性,4例男性。临床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淡白斑或白斑,边界模糊,15例患者局部皮肤有不同程度萎缩,其中8例患者可见到皮下静脉网。26例患者行RCM检查,发现色素减退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变薄,皮突变短或消失,基底层色素细胞数量减少直至消失,与白癜风患者的RCM下表现完全不同。结论 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致色素减退是一类具有明确诱因、伴发皮肤萎缩的色素减退性疾病,RCM检查可为其提供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全身瘙痒3个月余,伴紫红色斑块2周。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瘙痒,伴少量脱屑,未予重视,1个月前胸背部出现红斑、丘疹,境界清楚,就诊于外院,考虑"玫瑰糠疹"。予口服药及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经治疗后瘙痒症状缓解,皮损未见好转,皮疹逐渐发展至全身。2周前,皮疹颜色由红色加深至紫红色,并出现全身肿胀,以四肢为著,四肢近肢端紫红色斑基础上出现水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8岁。因背部巨大褐色斑片伴多发皮下结节于2015年1月30日来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于出生后即发现背部巨大淡褐色斑片。近3年在淡褐色斑片的基础上出现小的深褐色斑片,逐渐增多。并且,脊柱两侧出现多发皮下结节,无自觉症状。患儿系足月顺产。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二便正常。无癫痫发作史。患儿一级亲属中无类似病例,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7岁。颈部、双侧腋窝、腰骶部及双股红斑肿胀7天,加重伴发热4天。患者接触汞后,上述部位出现红斑,并出现红皮病样表现。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蛋白水平降低。尿汞水平正常。经对症治疗1周后,红斑消退,血清转氨酶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酮康唑与奈替芬、特比萘芬联合对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M27-A和M38-P方案,药物单独与联合应用时的MIC值均为与对照孔相比较超过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分数抑菌浓度(FIC值)表示:FIC<1表示有协同作用,1≤FIC<2表示有相加作用,FIC≥2表示有拮抗作用。结果三种药物对224株受试菌的MIC值比较,特比萘芬优于萘替芬,萘替芬优于酮康唑,联合用药优于单用特比萘芬、酮康唑、萘替芬(P<0.05)。结论酮康唑与奈替芬、特比萘芬联合应用对浅部真菌病致病菌具有有效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