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皮下浅层埋线疗法对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皮下浅层埋线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扶他林配合传统手法组,1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进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ACMS)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VAS积分及ACM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即时及疗程结束VA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AC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浅层埋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即时镇痛效果明确,操作简单、无痛,较手法松解并口服药物更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不同预后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385例病例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MRS评分0~2分者210例,MRS评分3~6分者175例,采用Sysmex的CA 6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分析。结果:与MRS评分为0~2病例相比,MRS评分为3~6者INR、Fib及D-二聚体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预后的脑梗死病例的凝血指标变化有差异,INR与Fib增高提示其预后可能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1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测患者血浆中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APTT、INR、Fib及NIH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浮线推拿疗法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浮线治疗组32例,推拿组28例,浮线治疗组选取阳性反应点周围进行埋线操作,推拿组用滚法、揉法、点按法等常规手法在曲池穴周围进行治疗,治疗20天统计疗效。结果:浮线治疗组32例病人首次用浮线治疗后,全部病人疼痛立即减轻或消失。推拿组28例病人首次治疗后,10例疼痛略有减轻,其余患者1次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浮线治疗组32例全部治愈,推拿组为12例。结论:浮线对网球肘的首次镇痛效应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推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三种手法治疗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探寻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在行常规手法的基础上,另加用龙氏颈椎复位手法进行推拿治疗,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颈椎复位手法组23例、常规推拿按摩组29例、联合治疗组(颈椎复位手法结合常规推拿按摩)38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颈椎复位手法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1~1.54,P<0.05,);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推拿按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9~3.57,P<0.01)。结论联合治疗对上位颈椎位置失衡引起的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有明显疗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三种手法治疗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探寻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在行常规手法的基础上,另加用龙氏颈椎复位手法进行推拿治疗,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颈椎复位手法组23例、常规推拿按摩组29例、联合治疗组(颈椎复位手法结合常规推拿按摩)38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制。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颈椎复位手法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1~1.54,P&;lt;0.05,);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推拿按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9~3.57。P&;lt;0.01)。结论 联合治疗对上位颈椎位置失衡引起的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有明显疗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