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8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并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124.12±8.14)mmHg、舒张压(76.15±4.34)mmHg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74.28±7.25)mmHg,均低于参照组的(133.45±9.46)mmHg、(88.45±5.26)mmHg、(96.64±10.24)mmHg,P<0.05。实验组一氧化碳(112.12±17.14)mg/L高于参照组的(90.45±15.46)mg/L,而内皮素-1(41.15±6.34)mg/L低于参照组的(55.45±7.26)mg/L,P<0.05。实验组TNF-α(7.12±2.14)ng/L、IL-6(12.15±3.34)ng/L以及CPR(3.28±1.25)mg/L均低于参照组的(11.45±3.46)ng/L、(18.45±4.26)ng/L、(5.64±1.24)mg/L,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2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11%,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稍低于参照组的14.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更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且疗效更加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对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住院并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同时按性别、年龄相匹配选取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完全及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0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的多支血管病变的老年ACS合并T2DM患者427例,按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式分为完全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高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5月沈丘县中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CCU行急诊PCI的高龄老年ACS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79例和替格瑞洛组67例,分别给予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PCI术后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主要并发症及1年随访出血事件和主要终点的变化。结果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3级、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Ⅲ级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轻度出血和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37.3%vs 19.1%,P=0.022;54.2%vs 30.9%,P=0.007)。结论替格瑞洛可以改善高龄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减少缺血并发症发生,不增加中度和重度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PCI后炎症水平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收治行PCI的NSTE-ACS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PCSK9抑制剂组(55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PCSK9抑制剂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在血脂、炎症水平、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及冠状动脉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PCSK9抑制剂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CSK9抑制剂组IM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PCSK9抑制剂组TMPG 3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DAPT)联合不同剂量的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急诊PCI的糖尿病合并STEMI患者158例,随机分为DAPT组(A组)53例,DAPT加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B组)52例,DAPT加1/2剂量替罗非班组(C组)53例;PCI时B、C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 μg·kg-1),PCI后B组以0.15 μg·kg-1·min-1、C组以0.075 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24 h;统计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PCI术后B组和C组TIMI 3级血流和TMPG 3级心肌灌注明显升高(P<0.05);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Killip Ⅲ级以上心功能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B组严重出血、中度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患者(P<0.05),B组和C组轻度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STEMI急诊PCI时1/2剂量的替罗非班加DAPT能够有效改善TIMI血流和TMPG心肌组织水平灌注,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严重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激酶非催化的C-叶域蛋白质1(KNDC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VEC,选择第6代HUVEC转染KNDC1腺病毒为实验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q PCR检测内皮细胞的KNDC1的mRNA的表达,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Westem blot检测衰老相关蛋白,分光光度法检测内皮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结果:第6代的HUVEC呈现出有别于前期传代细胞的衰老特征,细胞变得扁平,体积增大,增殖能力降低;实验组KNDC1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增高(239%~344%,P<0.05)及蛋白质表达也显著增高(249%~441%,P<0.05),实验组HUVEC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显著上升(P<0.01),与KNDC1腺病毒转染剂量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磷酸化p53较对照组增加[(244.3±19.5)vs.(113.5±9.0),P<0.05]及抗氧化酶SOD及GPX含量(0.84±0.079);(0.82±0.062)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NDC1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启动p53信号通路增加ROS表达,进而加速细胞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PCSK9过表达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多倍体化及衰老的影响,并探讨ApoER2在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空载腺病毒(Ad-Null)和PCSK9过表达腺病毒(Ad-PCSK9)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BrdU/PI染色,并采用LSC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多倍体水平;采用β-半乳糖苷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衰老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CSK9和ApoER2的表达水平。采用人重组ApoER2蛋白(rhApoER2)干预Ad-PCSK9转染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并检测其增殖及多倍体水平。结果 与Ad-Null转染组比较,光镜下Ad-PCSK9转染组中多倍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P<0.01);LSC法检测结果显示,Ad-PCSK9转染组的细胞多倍体水平显著上调并且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1);β-半乳糖苷酶检测结果显示,PCSK9转染组中SAβG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ApoER2的表达水平随Ad-PCSK9的过表达而显著下调(P<0.01)。LSC法检测结果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维生素D(Vit 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入选冠心病患者180例根据ACC/AHA诊断指南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以62例CAG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清D-D、PCT、Vit D水平的差异,并比较这3个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血清D-D、PCT水平皆高于对照组,血清Vit 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中,D-D、PCT水平依次增高,Vit D水平依次降低(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D-D、PCT水平增高,Vit D水平降低。随着Gensini评分的增高,D-D、PCT水平增高,而Vit D水平降低。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D-D、PCT水平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而血清Vit D水平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