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H2O2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NHSF)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以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LC3Ⅱ)的影响。方法 用150 μmol/L H2O2处理2 ~ 4代NHSF 2 h,构建细胞衰老模型作为H2O2组,而未处理的NHSF作为对照组。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衰老细胞比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反转录PCR(RT?PCR)检测SMP30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SMP30和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H2O2组NHSF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41.70% ± 2.95%)显著高于对照组(3.03% ± 0.25%,t = 22.59,P 〈 0.05)。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2O2组NHSF LC3阳性率(12.60% ± 1.57%)明显低于对照组(23.67% ± 3.04%,t = 5.61,P 〈 0.05)。Western印迹显示,H2O2组LC3Ⅰ/GAPDH比值(0.40 ± 0.02)与对照组(0.41 ± 0.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H2O2组LC3Ⅱ/GAPDH比值(0.20 ± 0.02)明显低于对照组(0.80 ± 0.03,t = 29.69,P 〈 0.05),且H2O2组LC3Ⅱ/LC3Ⅰ比值(0.51 ± 0.03)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98 ± 0.23,t = 10.967,P 〈 0.05)。H2O2组SMP30 mRNA和蛋白水平(与GAPDH mRNA和蛋白的比值分别为0.16 ± 0.01和0.27 ± 0.02)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5 ± 0.01和0.63 ± 0.02),均P 〈 0.05。结论 H2O2可降低NHSF中SMP30及LC3Ⅱ的表达水平,加速NHSF衰老。  相似文献   
2.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0岁。因唇部反复进行性红肿伴轻微瘙痒半年就诊。皮肤科情况:上唇弥漫性红肿,压之无凹陷,上下唇红斑脱屑。口角略向右侧歪斜,左侧鼻唇沟变浅,吹口哨嘴唇,并向右侧倾斜,伸舌稍向左侧歪斜,舌体肥大,舌面有明显沟纹。上唇皮损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弥漫性淋巴细胞、少量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诊断: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状况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临床标本接种到沙保弱培养基,分离培养出的真菌经革兰染色、芽管形成试验、CHROMagar显色培养进行鉴定,并进行氟康唑、两性霉素B药敏分析。结果120份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出念珠菌52株。白色念珠菌占69.2%,热带念珠菌占7.7%,克柔念珠菌占5.8%,其他念珠菌占17.3%;分离出的5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86.5%、94.2%。结论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有差异,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ERG11基因间的差异.方法 将16株同一亲本来源、对氟康唑敏感性不同的白念珠菌(CA-1~CA-9、CA-11~CA-17)进行菌丝相与酵母相培养后,分别抽提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ERG11基因,扩增产物分别用Acc I、Mun I、Afl Ⅱ消化,电泳后比较两相细胞RFLP图谱,同时用下游引物P2对ERG11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反向测序.结果 Acc I、Mun I、Afl Ⅱ RFLP图谱及基因测序结果均显示菌株CA-7、CA-8、CA-14、CA-16、CA-17的菌丝相与酵母相间存在差异,两相细胞ERG11基因在1547、1587、1617三位点存在差异,位点编号按照基因库中ERG11基因序列编号(登录号X13296).结论 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ERG11基因间存在差异,在进行白念珠菌体外研究时,选用其菌丝相更能反映体内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1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颈后出现一结节,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于2010年6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皮肤科检查:右颈后一直径约1 cm结节,高出皮面,呈淡红色,质硬、边界清楚(图1).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蛋白血症在皮肤病患者中的分布。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的568名皮肤病患者M蛋白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8例患者中,男性319例,女性249例,年龄1~92岁。送检M蛋白的皮肤病包括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皮肤血管炎、脂膜炎、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等。共检出M蛋白阳性患者23例,阳性率为4.05%,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47~84岁。阳性患者主要分布于坏疽性脓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红皮病及角层下脓疱病中。M蛋白类型包括IgA、IgG、IgM及双克隆型,其中以IgA-λ型最常见。7例患者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检查,其中2例M蛋白阳性患者并发恶性血液病(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并发B细胞淋巴瘤,1例带状疱疹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另5例患者均符合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结论:对于坏疽性脓皮病、角层下脓疱病等嗜中性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伴明显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皮炎湿疹类疾病可以检测M蛋白,以探讨其与这些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增效活性的分子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氟康唑增效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提取 16 株白念珠菌酵母相总 RNA,采用 RT-PCR 方法比较汉防己甲素作用前及作用24 h后白念珠菌药物外排泵基因 MDR1、FLU1、CDR1、CDR2在氟康唑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汉防己甲素作用前,MDR1、FLU1、CDR1、CDR2表达水平在氟康唑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汉防己甲素作用24 h后,与作用前相比,MDR1 在氟康唑耐药株中、FLU1在氟康唑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中、CDR1和CDR2在氟康唑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增效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药物外排泵基因MDR1、FLU1、CDR1、CDR2的表达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疗法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疗效、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两组各50例。两组在急性发作期先予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待症状和体征完全改善后进行两组的治疗和观察。治疗组予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治疗(2.5mg,隔天或每3天或每周给药1次);对照组不予药物间歇治疗,仅于发作时予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追踪观察1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均<0.01)。且治疗组复发患者中症状、体征总和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均<0.01)。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情况做比较,治疗组间歇治疗1年后生活质量差得到完全改善。结论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治疗能有效、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且安全性好。常用剂量2.5mg,隔天或每3天1次或每周给药1次。  相似文献   
9.
报告1 例梭形细胞血管瘤.患者女,52 岁.左足外侧缘、外踝及左跖部结节伴疼痛15 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层由海绵状血管腔隙和梭形细胞组成的团块,诊断:梭形细胞血管瘤.  相似文献   
10.
52株生殖道念珠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状况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临床标本接种到沙保弱培养基,分离培养出的真菌经革兰染色、芽管形成试验、CHROMagar显色培养进行鉴定,并进行氟康唑、两性霉素B药敏分析。结果120份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出念珠菌52株。白色念珠菌占69.2%,热带念珠菌占7.7%,克柔念珠菌占5.8%,其他念珠菌占17.3%;分离出的5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86.5%、94.2%。结论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有差异,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