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致病性分枝杆菌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其感染与宿主遗传背景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宿主基因在分枝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人群候选基因研究、基于家庭连锁分析和罕见易感个体基因分析,发现和分枝杆菌感染易感相关的基因有IL12B、IL12RB1、IFNGR1、IFNGR2、TLRs、NOD2、MRC1、IRGM、NRAMP1、VDR及LTA4H等,研究这些基因为揭示分枝杆菌感染免疫机制提供可能,同时也为麻风和结核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3月3年间共收治宫颈机能不全患者40例,其中行宫颈环扎术28例,有效避免中晚期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结果:28例宫颈环扎术失败2例,产妇无不良预后,有效延长孕周,预防早产。结论:尽早发现宫颈机能不全,有效治疗可延长中晚期流产患者的孕周,明显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146例宫颈疾病采用LEEP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患者反应,宫颈创面愈合情况及疗效.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96.6%,平均手术时间5-6min、出血量3-5ml,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诊断.结论 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痛苦小,手术后可提供病理标本,大大减少宫颈原位癌及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0年4月5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86.35±10.12)min,出血量平均为(60.13±20.34)m1。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20.31±6.63)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5)d。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只要合理选择适应症,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尤其是腹腔镜缝合技术,此术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35岁。因急性下腹痛1天伴晕厥1次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此次月经来潮与上次月经间隔4 5天,经血量少于平素,持续5天,无不适。入院当天中午无诱因突发下腹痛,为持续性胀痛,以右下腹为著,渐波及全腹,平卧后加剧,自觉憋气,恶心、晕厥1次,门诊B超检查示盆腔积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枝杆菌DNA提取的常用方法。 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的冻融法和两种试剂盒(A、B)对不同浓度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纯菌悬液及模拟标本进行总DNA提取。通过检测DNA纯度和PCR产物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并应用临床皮肤组织标本进一步验证。 结果 3种方法提取的分枝杆菌DNA均能用于PCR检测。试剂盒A获得的DNA纯度最高,冻融法其次,试剂盒B杂质最多;灵敏性检测显示3种方法可检测出的纯菌悬液最低浓度皆为102菌细胞/ml;对于模拟标本,在103菌细胞/ml时检出率为100%,在102菌细胞/ml时试剂盒A、B和冻融法检出率分别为60%(12/20)、55%(11/20)、55%(11/20);临床标本检测结果提示,试剂盒B可用于石蜡标本DNA的提取,对分枝杆菌感染组织提取率同其它两种方法基本一致。 结论 试剂盒A通过多次过柱洗涤可快速获得分枝杆菌的优质基因组DNA,为实验研究及临床检测的首选;试剂盒B单次试剂处理除适用于石蜡标本提取DNA外,可用于新鲜组织标本的协同检测。  相似文献   
7.
熊慧  王龙  姜海琴  向雪川  吴欣妍  梅之南 《中草药》2017,48(19):3910-3914
目的研究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种仁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和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榼藤种仁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苄基-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芥子醇-O-[β-D-呋喃芹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2-β-D-吡喃葡萄糖氧基-5-羟基苯乙酸(3)、2-β-D-吡喃葡萄糖氧基-5-羟基苯乙酸甲酯(4)、5-O-β-D-吡喃葡萄糖基-3-氢苯并[b]呋喃-2-酮(5)、二氢红花菜豆酸-4′-β-D-吡喃葡萄糖苷(6)、黄麻诺苷C(7)、1′S,4′S-4′-二氢脱落酸-4′-O-β-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榼藤子苷F;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08年6月对45例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结果: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创伤小、愈合快,可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孔板反向分子杂交技术与PCR-ELISA相结合的“拟芯片”法检测和鉴定皮肤感染性肉芽肿常见病原菌的方法。 方法 选取、设计真菌和分枝杆菌两对通用引物,及10种皮肤感染性肉芽肿常见的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海鱼分枝杆菌、偶遇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申克孢子丝菌、卡氏枝孢霉、裴氏着色真菌、F. Monophora、白念珠菌的特异性探针;采用标准株验证通用引物、特异性探针并检测“拟芯片”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对1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和鉴定。 结果 两对通用引物均可扩增出对应的菌种基因序列,PCR产物经测序分析与预期相符;“拟芯片”法检测阴性标本吸光度为0.041 ± 0.02,公式计算得临界值为0.101,在此基础上测得其敏感性为1 × 10 ~ 1 × 102个菌细胞/ml。各病原菌与相应的探针杂交,吸光度均 > 0.101,为阳性;而与非对应的探针杂交,则吸光度 < 0.101,为阴性,特异性高;对临床分离株的菌种鉴定准确率高。 结论 “拟芯片”法可应用于皮肤感染性肉芽肿常见病原菌的实验室快速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10.
过岗龙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过岗龙为植物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的干燥藤茎,民间常用于风湿骨痛的治疗,为探寻过岗龙的化学物质和活性组分,课题组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取过岗龙9.0 kg,粉碎后用70%乙醇室温浸提3次,每次24 h,提取液减压浓缩,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利用正反相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小孔树脂凝胶(MCI)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应用1H-NMR,13C-NMR和MS等现代波谱分析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过岗龙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儿茶素(1),尿嘧啶核苷(2),表没食子儿茶素(3),儿茶素(4),表儿茶素(5),原花青素B3(6),原花青素B1(7),圣草次苷(8),(-)-香橙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9)和柚皮苷二氢查尔酮(10)。结论:化合物2,6~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