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芩连治痞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芩、黄连药对出<伤寒论>治痞之五泻心汤."痞"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中焦升降失调,气机壅塞,自觉胃脘部堵闷,按之柔软的病证,常见于西医学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胆囊炎、肝炎等30余种疾病[1].  相似文献   
2.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所致痞证。其组方精炼,配伍得当,疗效肯定,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法门。现就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作一探讨,以期对古方开发研究有所裨益。 1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旋杆……  相似文献   
3.
药对芩连在代谢综合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指中心性肥胖伴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IR)^[1]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属于中医肥满、湿阻、眩晕、消渴等病证,治疗用药多用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疗MS有相须之效。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日苦咽于,脉弦。笔者在古方证治的基础上,用小柴胡加减治疗其他疾病也获得奇效,现举验案如下:l乳房羹性增生王某,女,4O岁,已婚。1995年IO月ZO日诊。右乳房外上有肿块1年。l年前,月经来潮时自觉乳房胀痛,触到黄豆粒大小的肿块。月经结束时,肿块与疼痛减轻。半年后,病情发展且肿块有增大痛重的趋势,曾到肿瘤医院确诊为乳房囊性增生病。中医辨证:乳痹(冲任不调型)。治法:温补冲任、疏肝理气化痰。处方:柴胡209,…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是指心肌耗氧量和冠状动脉供血、供氧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及常见病因,能够导致心脏的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由于该病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多种因素及机制均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该病的发生环节,故研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心肌缺血发生机制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阐述心肌缺血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研究、治疗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6.
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长春中医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于2000年9~10月份对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辛开苦降、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消导和中、活血化瘀、益胃养阴6法论述了痞证的治法与坟药,并从传统与现代研究相结合角度阐明了药物应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取玉米须中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作用的活性组分,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痛风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尿酸和超氧离子的生成量,得出玉米须不同溶剂提取物(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及不同溶剂(水和10%、30%、50%、70%、9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  相似文献   
9.
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多次用到山药,并记载了大量临床病案。其独辟蹊径,巧妙进行药物配伍,用量充分,用法讲究,取得显著疗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弥可保组、中药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体质量、血糖、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血糖明显升高,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组体质量有增长趋势,且可明显升高血清NO含量,降低血糖及降低血浆ET含量(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