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贝复新明胶海绵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诊的132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行耳内镜下贝复新明胶海绵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对照组予以传统干燥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相同时间(4周,2个月,3个月),治疗组鼓膜穿孔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内,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复新明胶海绵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可提高鼓膜穿孔愈合率及加快鼓膜穿孔愈合速度,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等离子体鼓膜打孔术治疗的疗效,探讨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以期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听力。方法选择36例(49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部局麻下行等离子体鼓膜打孔术,对术后鼓膜愈合、听力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1年,36例(49耳)中患耳治愈率91.84%,有效率97.96%。结论等离子体鼓膜打孔术具有操作准确、损伤小、疼痛轻、创面无血、鼓膜愈合好、无明显并发症、易于掌握和推广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系指耳廓外侧面上半部的局限性肿胀,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本病又称耳廓假囊肿、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积液等。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不甚理想,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2月采用地塞米松囊腔注入治疗,治愈达90%以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1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鼻内镜组和传统组,鼻内镜组49例57眼,传统组41例45眼。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鼻内镜组在鼻内镜下行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鼻内镜组中55眼治愈,1眼好转,1眼无效,治愈率为96.49%,总有效率为98.25%;传统组中28眼治愈,11眼好转,6眼无效,治愈率为62.22%,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疗效优于传统组。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面部无瘢痕、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直双梭形切口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治疗感染型耳前瘘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感染型耳前瘘管患者,其中38例行垂直双梭形切口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观察组),30例行传统纵行梭形切口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复发情况,复发率均为0%。结论垂直双梭形切口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治疗感染型耳前瘘管切口甲级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美国Arthro Care公司生产的新一代等离子体手术系统CoblatorⅡ治疗儿童鼾症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新城疫病毒治疗人喉癌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喉癌生物治疗新方法。方法 建立人喉癌裸鼠模型,瘤内注射新城疫病毒。对治疗后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实验,血清ELISA实验。结果 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鼠重(t′=2.397)、瘤重(t′=2.852)经t′检验P<0.05,瘤体积(t′=6.0580经t′检验P<0.01,均有显著差异,抑瘤率为84856%。病毒分离实验只有肿瘤组织中分离到病毒。ELISA实验实验组阳性,光镜和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新城疫病毒治疗人喉癌裸鼠模型有效、不侵犯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因治疗喉癌的新方法。方法:采用RT-PCR方法及基因重组技术,将新城疫病毒(NDV)的NP、HN及F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中。将体外培养的人喉上皮癌细胞系Hep-2细胞注射给15只裸鼠,制作人喉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接种3周后,随机将裸鼠分成2组:实验组(8只),将pcDNA3-NP、pcDNA3-HN及pcDNA3-F混合注射于肿瘤局部进行治疗;对照组(7只):将同量空质粒pcDNA。注射于肿瘤局部进行治疗。将2组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提取裸鼠各种组织染色体DNA为模板,以成功克隆NP基因的引物为引物,进行PCR检测是否存在NP基因;取裸鼠血清,以NDV V4株作为抗原,进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鼠重、瘤重、瘤体积和抑瘤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裸鼠死亡1只,其余裸鼠呈恶液质状态,肿瘤呈结节状,表面有破溃。实验组肿瘤较对照组小,肿瘤呈圆形,质地较硬,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光、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坏死与凋亡。实验组未检测到NP基因;实验组血清中抗NDV的免疫球蛋白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结论:NP、HN及F基因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