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畸胎瘤的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畸胎瘤患儿,共399例,按照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类型、血清AFP水平、治疗及预后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成熟型畸胎瘤301例;未成熟畸胎瘤17例,其中组织学Ⅰ级9例,Ⅱ级5例,Ⅲ级3例;恶性畸胎瘤81例,按COG/CCG肿瘤分期标准,Ⅰ期5例,Ⅱ期14例,Ⅲ期44例,Ⅳ期18例。②成熟型畸胎瘤及未成熟型畸胎瘤共318例一期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未成熟畸胎瘤Ⅲ级及部分Ⅱ级病例术后辅以化疗;81例恶性肿瘤患儿中,Ⅰ、Ⅱ期均手术完全或完整切除肿瘤,部分Ⅱ期病例术后辅以化疗;40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术后化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另外22例中断治疗并放弃;③术后随访1~10年,3例成熟型畸胎瘤患儿术后良性复发,再次予以完整切除后,截止随访时间,301例均无瘤存活;1例未成熟畸胎瘤Ⅲ级术后恶性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恶性畸胎瘤完成治疗的患儿仅1例恶性复发后死亡,未完成治疗患儿中10例死亡,其余患儿各有不同程度的病情进展。结论在儿童畸胎瘤治疗中,一期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肿瘤破溃是预防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未成熟畸胎瘤依据AFP、影像学、肿瘤组织分级、病理免疫组化、术中情况等选择是否化疗;对于恶性畸胎瘤,彻底手术切除的同时结合化疗,术后密切随访,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酒精肝的临床症状及水飞蓟宾对酒精肝的治疗分析.方法 选取76例酒精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水飞蓟宾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水飞蓟宾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酒精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肝炎肝硬变类疾病类似,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水飞蓟宾组患者和常规治疗组患者AST、ALT水平均出现了明显改善(P<0.05);水飞蓟宾组患者AST、ALT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飞蓟宾对酒精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8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拜阿司匹林联合组(49例)和常规治疗组(49例),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则应用一般基础治疗+拜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姚祥  蒋静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1):1133-113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8~2016-10治疗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服用恩替卡韦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水平及肝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BV-DNA水平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能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HBV-DNA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颅脑损伤重度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套管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比较两种套管的优缺点并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 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1例颅脑损伤重度昏迷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使用金属套管,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塑料气管套管,观察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7天、第15天并发症发生情况,即痰痂生成、出血、感染发生率、感染细菌种类,比较两者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d发生出血、感染、生成痰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7 d发生出血、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痰痂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发生出血、痰痂生成、感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第15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结论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适宜的气管套管,当留置气管套管时间大于7d时,应更换金属套管,而小于7d可以选择一次性塑料套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镇静下B型超声引导下低浓度平阳霉素注射微创治疗软组织淋巴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 110例软组织淋巴管瘤患儿,年龄1个月~17岁8个月.病变类型:大囊型淋巴管瘤(囊状水瘤)233例、小囊型淋巴管瘤391例、海绵状淋巴管瘤247例、混合型淋巴管瘤224例、弥漫性淋巴管瘤15例.基础麻醉下行B型超声引导下低浓度平阳霉素注射微创治疗,大囊及小囊性淋巴管瘤浓度为0.4 mg/ml囊内注入,海绵状、混合性及弥漫性淋巴管瘤为0.33 mg/ml浓度瘤内多点注入.单次治疗最大剂量:学龄儿及以上(≥5岁)不超过4 mg;3~5岁不超过2~3 mg,幼儿(<3岁)不超过2mg;婴儿(<1岁)不超过1mg;年龄小于6月龄的婴儿用量<0.5 mg,1月龄内不采用平阳霉素治疗,1~2月龄慎用.每隔2~3个月一次,共1~10余次不等.结果 1 110例软组织淋巴管瘤患儿总的完全缓解率为51.62%,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为41.53%,部分缓解率为4.59%,微缓解率为1.17%,疾病稳定率为1.08%.其中淋巴管瘤各类型中大囊型疗效最好,CR为100%;其次为小囊型,CR为86.96%;CR仅发生在大囊型及小囊型两组.海绵状VGPR 83.40%;混合性VGPR91.07%;弥漫型疗效最差,80%为SD,20%为MR.迟发瘤内出血及迟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42%,无急性感染、皮肤破溃、坏死、硬变、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镇静下B超引导下低浓度平阳霉素注射精准微创治疗软组织淋巴管瘤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例偶发脑膜瘤患者肿瘤年增长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5—2014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偶发脑膜瘤患者128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随访截至2016年12月。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肿瘤年增长率,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率。结果肿瘤年增长率为0~10%者52例(占40.62%),11%~20%者29例(占22.66%),21%~30%者18例(占14.06%),31%~40%者8例(占6.25%),40%者21例(占16.41%)。不同年龄患者肿瘤年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有无临床症状、不同初测体积、有无钙化及不同T2信号患者肿瘤年增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临床症状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测体积≤10 cm~3、钙化、T2低或等信号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高于初测体积10 cm~3、无钙化、T2高信号患者(P0.05)。结论偶发脑膜瘤生长速度较缓慢,年增长率较低;初测体积10 cm~3、无钙化、T2高信号是偶发脑膜瘤患者肿瘤增长率的相关因素,对于初测体积较大、未伴有钙化、T2高信号的患者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作为大学本科生在参加本科大学生科研项目计划实施和教学改革中的体会.本科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得到显著提高,科研实践是培养本科生各项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目前本科生参与科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自发性脑出血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否会影响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在线检索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献15篇,包括在自发性脑出血前曾服用他汀类药物的1 918名患者及8 352名未服用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发性脑出血前服用或不服用他汀类药物与患者死亡率(OR = 0.88,95%CI:0.74~1.06)、神经功能恢复(OR = 0.85,95%CI:0.65~1.12)、血肿体积(SMD = 7.75,95%CI:~5.59~21.09)、GCS评分(OR = 0.92,95%CI:0.72~1.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脑出血90 d后死亡率(OR = 0.75,95%CI:0.63~0.8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累积荟萃分析发现,在去除纳入研究的第一篇文献后,其OR值趋于稳定。结论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不会增加自发性脑出血短期死亡率、血肿量及加重神经功能障碍,从长远角度看,他汀有可能会降低自发性脑出血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