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提高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认识。方法收集12例NPE,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作初步探讨。结果12例NPE中,12h内肺水肿得到纠正或大部分缓解9例(75%),死亡8例(66.7%),其中死于肺水肿3例。NPE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误吸所致肺损伤、肺血容量剧增所致肺毛细血管及肺组织损伤有关。结论NPE预后差,旱诊断早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缺血组、3-硝基丙酸预处理组、3-硝基丙酸预处理+5-羟癸酸盐组,并观察各组脑梗死体积和线粒体标志酶活性变化。结果与缺血组比较,3-硝基丙酸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自(22.89±6.97)%减至(9.68±2.05)%],线粒体标志酶活性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3-硝基丙酸预处理+5-羟癸酸盐组与缺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维护线粒体功能和提高其耐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采取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积极实行单病种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学科建设及推广技术普及、严格核心制度落实及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目标考核并奖罚分明等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全院平均住院日以每年5%以上的幅度递减,2009年平均住院日已降至10.21日,相对国内同级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12.15日明显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寻求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54例简单随机分为微创血肿腑吸术组、微创血肿引流术组和内科治疗组。根据配对条件对204例患者按1∶1配对研究,分别行微创血肿碎吸术和内科治疗。微创血肿碎吸术中50例患者与50例微创血肿引流术患者对比。微创血肿碎吸术组和微创血肿引流术组根据头部CT显示血肿的不同情况进行穿刺手术。内科治疗组以药物治疗为主。结果微创血肿碎吸术组和内科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IS)别是17.53±12.33与32.76±9.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创血肿碎吸术组和微创血肿引流术组患者治疗后CNIS分别是16.38±11.25与25.39±10.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ADL1-2级、ADL3-4级、ADL5级,微创血肿碎吸术和内科治疗对照组及微创血肿碎吸术和微创血肿引流术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病死率两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临床观察及随访表明微创血肿碎吸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及微创血肿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外科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各科室外科术后发生谵妄的8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84例同期外科住院手术后未发生谵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睡眠障碍、应激等情况。结果:年龄60岁(高龄)、术中输血、应激、术后应用镇痛泵、疼痛、术前合并感染、手术时间长(超过2 h)与谵妄的发生有关(P0.05),而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60岁、术中输血是综合医院外科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各种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以及应激等因素可促进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有无行早期心理干预分为早期心理干预组(干预组)108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等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方面的变化。方法25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28例,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改变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PC-BPPV患者进行PRM治疗.结果 经1次PRM治疗后,30例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5%,其中病程在1周内的21例有19例症状消失.5例经2次PRM治疗,2例经3次PRM治疗后症状也消失,总治疗成功率为92.5%.结论 PRM治疗PC-BPPV安全有效,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相似文献   
10.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 应用 Epley管石复位法、 Semont管石解脱法、Barbecue翻滚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结果 42 例中经耳石复位法治愈36例(85.7%),有效4例(9.5%),复位失败2例(4.8%).失败的2例经前庭功能训练治愈.结论 耳石复位法是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患者可试行前庭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