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SOAR(Stroke subtype,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assification,Age and prestroke modified rankin,m SOAR)评分对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出院时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公利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AIS患者1 461例,记录年龄、性别、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卒中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等信息,并于入院时使用m SOAR量表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出院时均行m RS评分,以出院时出现死亡或重度残疾(m RS≥4分)作为不良预后事件。结果:出院时382例(26.1%)患者出现不良预后事件。在m SOAR评分1~6分之间,每增加1分,患者出院时存在残疾的风险都会有显著增加(P0.001),出院时不良预后风险在m SOAR评分0~3分组与4~8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 SOAR评分预测患者出院时不良预后风险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8(95%CI为0.844~0.891)。结论:m SOAR量表对我国AIS患者出院时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风险预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病人外周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6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20分的创伤病人分为A组(ISS<30分,n=16)和B组(ISS≥30分,n=10),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观察、比较病人入院时、入院后24 h、48 h、72 h、1周PMNs捌亡率的变化及1周内病夕匕率,并与C组(健康者,n=10)比较.结果:创伤病人人院时、24 h及48 h外周PMNs凋亡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B组各时点PMNs凋亡率均明显低下A组(P<0.05),B组1周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病人外周PMNs凋亡显著抑制,PMNs凋亡率可作为预测严重创伤病人病情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ITT)对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严重创伤(ISS≥20分),且血糖≥11.1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两组除创伤常规治疗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10~11.1 mmol/L和4.4~6.1 mmol/L范围.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及1周外周血PMNs凋亡率.结果:两组病人的PMNs凋亡率在创伤后24 h明显降低,72 h后恢复;B组治疗48 h、72 h及1周后PMNs凋亡率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IIT促进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PMNs凋亡,具有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发伤患者创伤后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ICU救治存活的多发伤患者定期随访,对其出院1年后的生理和残疾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进行调查,对多发伤患者伤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研究创伤情况与伤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法对人选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创伤后的生理状态,残疾情况和生活质量与创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选取经抢救存活的60例患者,对其中35例来院复诊或经过电话联系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大多数患者在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20例恢复工作,4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残疾,无法生活自理。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后经救治成活者,总体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患者的ISS及头部的创伤情况与创伤后生活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Lister monocytogenes,LM),是国际公认的李斯特菌属7个菌株中唯一可感染人类的细菌。LM是食物源性感染的病原体,可造成20%~30%的感染者死亡[1],该细菌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脑膜炎、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现报告1例肾移植手术8年后感染LM的重症患者,并总结其特点及转归。病例:患者,男,37岁。因"发热半个月余,突发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多发伤日益增多,其特点是伤情危重、复杂,病死率高.我院成功救治1例复杂严重多发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整个救治过程中有许多尝试值得借鉴之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肠黏膜屏障与肠道细菌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的面积高达数百平方米,是正常微生物在其宿主体内栖居的巨大“表面”。这一“表面体系”除了消化吸收机体所需的营养外,还有效地将生理情况下总数是地球上总人口1000倍的细菌〔1〕、毒素、废物等有害物质局限于肠腔内,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一肠道微生态表面体系主要由机械、免疫、化学和生物屏障四大部分组成。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屏蔽功能损坏可导致细菌移位,引起肠道微生态体系的失调,致病菌和肠毒素穿过肠壁,入侵肠外组织,激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引起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研究细菌移位的机制,对于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对严重创伤预后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1例严重创伤伴应急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CT)组(n=21)和IIT组(n=20),两组均予以创伤常规治疗,CT组静脉注射常规胰岛素(RI)将血糖控制在10-11.1mmol/L;IIT组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48 h、72 h、1周血浆TNF-α、IL-10、外周血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率,APACHⅡ评分,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IIT组治疗后24 h、48 h、72 h、1周血浆TNF-α、IL-10水平,1周时APACHⅡ评分、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T组(P均0.05);ⅡT组治疗后48 h、72 h及1周时外周PMNs凋亡率显著高于CT组(P均0.01)。结论:IIT可改善严重创伤病人的预后,其作用机制除了降低应激性高血糖的直接毒性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促进严重创伤后PMNs凋亡,降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调节过度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恬尔心和速尿治疗高血压急症28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  吴菲菲  姚峪岚  蔡志伟 《临床荟萃》2001,16(17):771-772
目的 :研究恬尔心与速尿联用对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缩压≥ 16 0 mm Hg和 (或 )舒张压≥92 mm Hg患者 2 8例。取恬尔心 10 mg用 2 5 %葡萄糖 (DM者用 NS) 2 0 ml稀释静脉注射 ,8~ 10分钟 ,同时速尿 2 0 mg静脉注射 ,然后 ,恬尔心 2 0 mg用 5 %葡萄糖 (或 NS) 2 5 0 ml稀释静脉滴注 ,2小时滴完 ,分别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 10、30、6 0、90和12 0分钟时血压及心率。结果 :用药后 10分钟血压下降幅度最大 ,药物作用高峰在 6 0~ 90分钟 ,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分别从用药前 (192 .39± 18.93) mm Hg和 (111.6 5± 15 .95 ) mm Hg、(139.0 4± 13.42 ) mm Hg降到用药后 (148.6 1±2 3.78) mm Hg、(85 .17± 11.44 ) mm Hg和 (10 4.83± 14.98) mm Hg,总有效率 96 .42 % (2 7/ 2 8)。结论 :恬尔心与速尿联用治疗高血压急症 ,显效快 ,作用缓和 ,疗效可靠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