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北京市城区医疗机构中的中、西医医务工作者对药膳、食疗认知度的现状及差异.方法 设计相关26个问题,对北京市4个城区(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中的240名中、西医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运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4城区中、西医医务工作者对药膳食疗养生保健功能认可度高,其中,对药膳感兴趣者分别为89.3%和75.0%;从二者对药膳的正确辨识度来看,药膳定义选择正确率为87.1%和61.0%、药膳和食疗关系正确率为58.6%和39.0%;二者药膳认可率为89.3%和75.0%、药膳服用率为57.9%和40.0%;认为药物剂量和食用频率均需控制者为89.4%和71.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了解药膳途径(学校学习52.1%和电视节目49.0%)、服用药膳频率(不拘时服52%和1~2次/周50%)、制作药膳参照评价(药膳书籍67%和朋友传授55%)的最优选择不同,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8%中、西医医务工作者对药膳同源名单不清楚,但在药膳能否加入有毒中药的问题上认识均尚可,无差异.结论 北京中、西医医务工作者,特别是西医医务工作者,对药膳食疗认知情况需进一步提高,应大力开展药膳食疗知识的教育工作,同时推进药膳食疗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辟谷原为道教求仙方术,古无平人辟谷养生依据。《内经》《难经》均明示"平人绝谷"神无所养则七日而亡,古医籍中辟谷与养生分列别论,道医认为平人辟谷易致病夭寿。食气辟谷无成功实例和理论依据,"气满不思食"原指脾虚气滞纳呆之证,后被道教转指为内丹术"止念"法中意志修炼。服饵辟谷方制作无章法且安全性堪虞,但其中甘味超八成及谷物、补益药并用或为"气满不思食"真正原因。辟谷背离传统中医学"谷肉果菜""五谷为养"古训,违反现代营养学"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原则,似难具备成为中医养生方法和特色诊疗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从文献学和医理辨析"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出处及其临床意义,探知"若要安"诸语出南宋初年《琐碎录》。足三里艾灸原为防治"风疾"而设,以宣通脏腑气血为宜,非特指三里灸为化脓灸之意。将此句释为反复"灸疮",是对《备急千金要方》"失气阳厥"诸症才用逾百壮灸和《针灸资生经》"报灸"法的误解。三里穴保健可选指压、搓摩、深汤足浴等法;从安全性考量,寒象明显者宜以悬空、隔物等温和灸调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药膳、食疗的认识及食用药膳情况,为更好地规范相关药膳、食疗产业提供支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社区居民进行药膳、食疗相关内容认知度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食疗药膳养生保健功能认可度高,但药膳、食疗相关知识欠缺,特别是药膳制作、药食同源物品及是否加入有毒中药等方面。结论:社区居民对药膳食疗保健有较好的市场需求,但药膳食疗相关知识,特别是与药膳密切相关的知识仍处于缺乏科学教育阶段,相关机构团体应大力开展社区药膳食疗知识宣传活动,并引导药膳服务产业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5.
范宁  奚茜  林殷 《环球中医药》2016,(4):435-438
为整理宋代含药食方,分析其临床应用特点,本文选取《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食治"专卷中所载食方,采取共时分析及古今观照的研究方法,统计并分析宋代"食治"方的膳食类型、用药情况和应用范围。经统计,两书625首食方中235首含药(37.60%);含药食方以米面食品、菜肴和羹为主要膳食类型,粥尤多;含药食方去除重复后共用药81味,以植物药为主(72.84%);含药食方除1首用于产后调理外,均为治病而设且以虚劳和脾胃病证为多。分析后指出宋代含药食方增加有其文化科技背景,专为治病而设的食方需辨证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服药不饮茶"之茶,特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而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将"茶水"列入核心推荐内容:"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1],服药期间可否饮茶问题也由此引起公众关注。笔者试从传统与现代角度对此作一辨析,以就正大家。1传统"服药不饮茶"考辨通常认为"服药不饮茶"出自中医,但据笔者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厘清古今药膳名称的内涵与外延,以利药膳学术及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方法从知识考古学角度,采用文献整理、逻辑分析、共时对比等文献学研究方法,检索18本教材、4本专著、32本辞书、6本科技术语书籍及3个行业法规等5类现代文献中有关药膳定义,比较分析其内涵与外延;检索以《二十五史》为主的古代文献中有关药膳记载,考察其专业性;检索4本现存最早唐代食疗专篇专著,考察其含药食方的应用范围。结果现代药膳定义内涵外延模糊且相互矛盾,最初的药膳产业源自非医人士商业运作,古代药膳提法出自史籍,医书中无此说,早期含药食方均为治病方剂。结论古代药膳系"药"与"膳"并称,现代药膳应属广义食疗范围,不宜商业运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唐代食疗方含药概况,厘清早期药膳应用范畴,以期规范现代民众养生观念与方法,并为本市药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研究提供借鉴。选取唐代4本食疗专篇专著,按共时分析和古今观照方法,统计分析书中食疗方所含药物基原、性味、功效及其膳食类型和应用范围。食疗本草书中去除重复者含药45味,占843味"食药"总数的5.34%,入食药物为植物和动物;食疗方书中含药食方61首,占367首食疗方总数的16.62%,去除重复后共用药33味,含植物、矿物和动物。含药食方以粥、汤、酒为主要类型,主治病证与纯食疗方无明显差异。食方所用有毒中药极少且配伍严谨,剂量和用法控制严格。唐代食疗方含药比例较低且多为治病而非养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