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的疗效。方法:将在院治疗的腰间盘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针灸、牵引等其他疗法。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3%,对照组为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概念在医学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关注。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对老年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102例,进行临床观察及12个月随访。将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59例作为全膝关节置换组,确诊但未行手术而采用药物等保守治疗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均对患者进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 评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 WHOQOL-100量表评价,并分析各相关因素与 HSS 评分及WHOQOL-100各项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12个月,全膝关节置换组膝关节HSS评分等级为良,总分为(82.03±10.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全膝关节置换组WHOQOL-10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理子项评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β=1.988)、并发症(β=2.035)及HSS评分(β=2.108)为影响患者置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提示HSS评分能较好地评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改善老年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疗效,将WHOQOL-100评分引入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评估中能更全面的评价置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婚姻状况、并发症及HSS评分是影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深静脉血栓影响患者离床时间,研究发现随访期间有配偶照顾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都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体外聚焦状冲击波治疗下肢不同部位骨髓水肿综合征(BMES)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BMES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确诊为下肢不同部位BMES患者39例,采用HK-ESWO-AJⅡ型冲击波治疗仪进行治疗。以骨髓水肿体表投影区及其相邻骨质为冲击点,工作电压为7~10 kV,频率为60 min-1,冲击强度为0.18~0.25 mJ·mm-2,每个治疗点共冲击1 000次,每5 d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期间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尽量减少负重活动时间。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情况,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患者下肢关节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指数评定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并进行出院后12~24个月的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降低(P<0.05)、关节功能评分及FIM指数明显升高(P<0.05)。经过12~24个月的随访,2例患者有复发现象,其中1例发生在股骨头颈部位,另1例发生在股骨远端,经再次冲击波治疗4次后患者BMES症状恢复良好,无患者出现股骨头及其他部位骨坏死现象。结论:体外聚焦状冲击波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骨髓水肿征象;下肢BMES有复发倾向,但是无明显骨坏死或其他疾病转归趋势。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对脊髓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不断设计出各种脊髓损伤模型,主要包括脊髓挫伤、重物坠击、脊髓压迫、化学灼伤、放射性损伤及激素横断半横断损伤等,然而各种制备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目的:设计脊髓损伤致伤器并建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方法:实验自行设计包括致伤部件及传动装置的脊髓损伤致伤器,利用不同致伤质量m1=10 g,m2=20 g,m3=30 g及时间T1=3 s,T2=5 s,造成不同质量×时间暨不同程度SD大鼠脊髓背侧压迫损伤,分为m1T1,m2T1,m3T1,m1T2,m2T2,m3T2共6组,并设假手术组进行对照。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各实验组BBB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 < 0.01),m1T1组与其他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建模后8周m1T2组BBB评分高于与m2T2组及m3T2组(P < 0.05)。建模后8周各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 < 0.01)。除了m1T1组与m1T2组外,其他各组间建模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 < 0.05)。所有组建模后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 < 0.05)。结果证实,实验所设计的脊髓损伤致伤器可制备出不同程度的脊髓背侧压迫损伤动物模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分化成为神经细胞,移植后可重建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肉苁蓉总苷也对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将二者联合应用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口服肉苁蓉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55只成年Wistar大鼠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每天2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口服肉苁蓉组每天20 mL/kg肉苁蓉条件浓缩液灌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即刻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108 L-1)10μL,每天2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口服肉苁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即刻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108 L-1)10μL,每天20 mL/kg肉苁蓉条件浓缩液灌胃,各组连续灌胃30 d。结果与结论:治疗30 d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口服肉苁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脊髓组织中Nestin阳性表达明显多于其他组;治疗12周后,口服肉苁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较其他组有明显改善(P <0.05)。结果表明口服肉苁蓉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功能;口服肉苁蓉可以有效促进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宿主内存活。  相似文献   
7.
<正>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本病发病普遍,治疗棘手,我于近年来运用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方法,自拟中药方剂,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治疗25例,均获得较好的疗效。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的症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及治法如下。 一、血热风燥型,患者平素血分有热,又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触发,热伤营血,风盛化燥。症见皮损基底部鲜红或暗红,脱屑奇痒难忍,入夜加剧,常伴有怕热、尿黄、便干等症,舌红苔薄,脉象弦滑有力。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润燥。处方:土茯苓30g、生地、黄柏、枝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6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及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5.17%,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活动能力,可明显改善患者肌肉痉挛状况。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Glial scar and cavity form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inhibits axonal entrance, so limited axonal regeneration, less secretion of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inhibitor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axonal growth are considered as major impediments for impac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OBJECTIVE: To analyze literatures home and abroad related to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astrocytes and glial scar hyperplasia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glial scar form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PubMed and Wanfang databases were retrieved using the keywords “astrocytes, reactive astrogliosis, glial scar, spinal cord injur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 Finally 62 literatures were selected for overview. RESULTS AND CONCLUSION: Currently, studies concerning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astrocytes, reactive astrogliosis and glial scar form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have achieved some progresses.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sole impediment for spinal cord injury, and treatment also aims at inhibiting single factor, but interactions among factors have not been confimed. In addition, the regulatary mechanisms of specific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 in the astrocytes, and effective control and interference of glial scar form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still need in-depth study.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52例(6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脱位、感染、神经血管损伤、DVT等进行护理。结果:52例(60髋)术后恢复良好,矫正了畸形、疼痛得以缓解。2年后随访无1例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关节伸屈功能、负重、行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获得了完全的恢复。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学习应用并实施,选出最佳的护理方法,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护理方法的可信度,极大地改善关节的功能,解除患者痛苦,促进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