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维生素D类似物EB1089对肝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生长环境下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株,以1、10、100、1 000nmol/L的EB1089分别作用24、48和72 h,采用MTT法测定EB1089对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用RT-PCR法检测长链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3(FACL3)、长链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5(FACL5)的mRNA表达。②将肝癌SMMC-7721细胞悬液皮下注射于BALB/c Nu/Nu裸鼠,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分别给予0.5和1.0μg/(kg.d)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乙醇溶液,不处死裸鼠情况下每5 d计量肿瘤大小,绘制生长曲线图。结果在体外与体内环境下,EB1089均可以抑制肝癌细胞株的生长增殖。同时,EB1089下调SMMC-7721细胞中FACL5 mRNA的表达,但是对FACL3 mRNA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EB1089可能通过FACL5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癌干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D90、CD133和CD34的表达水平,探索其与肝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间的关系.将患者分为3组,1组为高危组,CD90表达和(或)CD133合并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高表达.2组为中危组,CD90表达和(或)CD133而MVD低表达或不表达CD90和CD133,但MVD高表达.3组为低危组,不表达CD90和CD133且MVD低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标本中CD90、CD133阳性率分别为29.5%(18/61)、31.1%(19/61),CD90和(或)CD133表达阳性率为45.9% (28/61),有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Ⅲ/Ⅳ、包膜不完整、TNM分期Ⅲ/Ⅳ患者CD90和(或)CD13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Ⅰ/Ⅱ、包膜完整、TNM分期Ⅰ/Ⅱ患者,CD90/CD133与MVD表达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P<0.05),与不表达CD90和CD133且MVD低表达相比,表达CD90和(或)CD133且MVD高表达的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更差. 结论 高表达肝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和肝癌血管生成有一定关系,两者结合可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钝性脾破裂保守治疗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5-04-2018-04期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钝性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患者84例,保守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和其中获得随访病例61例,随访时间13~48个月。随访包括反复腹痛、便秘和腹泻及反复感染等不适主诉。结果:8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有2例(2.4%),随访61例患者中有22例(36.1%)诉有不适症状,其中7例有腹痛表现,14例有腹泻或便秘症状,有2例出现反复感染,均表现呼吸道感染,在2例(3.3%)感染患者中有1例合并有腹痛表现。随访中腹痛患者在年龄、性别、AAST脾损伤分级、B超腹腔积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腹痛患者ISS评分(26.3±6.7)分,无腹痛(16.5±6.9)分,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腹痛患者在腹腔引流血量(1296.7±936.2)mL,无腹痛患者(665.9±633.5)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腹泻或便秘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性脾破裂保守治疗有1/3患者在远期随访有不适主诉,但无再次因本次疾病相关并发症入院患者,有反复腹痛不适患者创伤评分较没有症状的患者高,同样出现在腹腔引流血量较多患者,钝性脾破裂保守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青年人与老年人早期胃癌的特点和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比分析1990~1999年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30岁以下早期胃癌20例、60岁以上早期胃癌39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青年组发病年龄平均(25.1±2.3)岁,老年组发病年龄平均(64.9±4.4)岁。青年组男:女=1:1.5,老年组男:女=3.9:1(P<0.05)。青年组胃底贲门癌2例(10.0%),老年组12例(30.8%);青年组胃体癌8例(40.0%),老年组16例(41.0%);青年组胃窦癌10例(50.0%),老年组11例(28.2%)(P<0.01)。青年组分化较好的胃癌6例(30.0%),老年组23例(59.0%),P<0.05。多数病例经D_2根治术。青年组术后5年生存率85.7%,老年组90.5%(P>0.05)。结论 青年人早期胃癌以女性多见,多位于胃窦部且分化较差;老年人早期胃癌以男性多见,多位于胃底贲门且分化较好。二者5年生存率相似,因而早期诊断、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可能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回输腹腔穿刺引流自体血在闭合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外科94例闭合性脾损伤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将其中符合非手术治疗指征并且具有输血指征的44例单纯性脾损伤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间年龄、性别、创伤评分、损伤分级、腹腔引流血液有核细胞计数、淀粉酶、腹腔引流血液量、输血量及损伤至输血间隔时间有无显著差异,然后治疗组回输腹腔引流自体血,对照组输入异体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24 h以及治疗后在血液动力学、血液成分及凝血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输血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贫血指标均显著改善;两组患者输血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情评估及腹腔穿刺引流血检验后,回输腹腔穿刺引流自体血可用于闭合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与输入异体红细胞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对于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 15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在确认胆道梗阻后即刻采取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治疗前后黄疸及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均于证实胆道梗阻12 h内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明显穿刺置管并发症.穿刺后24~72 h复查血胆红素、白细胞计数及APACHE评分均显著下降,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变化.治愈15例.结论 经皮经肝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胆道减压效果佳、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风险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急腹症及腹部闭合性损伤起病急、病情重、病因复杂且病情变化快,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腹腔镜技术以其诊断率高、创伤小及诊治一体化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科已用其诊治62例急腹症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疗效满意。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62例,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16~65岁,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提高其诊断、手术及并发症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一般资料、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合并伤、诊疗经过与预后,并按损伤严重程度分组,采用x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轻、重度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轻度胰腺损伤32例、重度胰腺损伤26例。交通意外为最常见的致伤原因(75.9%),合并伤50例(86.3%),CT诊断符合率44.0%;1例非手术治疗,57例于伤后2~36小时内剖腹手术。术后23例(40.4%)发生并发症,胰瘘为最常见并发症(26.3%)。治愈53例,死亡5例(8.6%)。结论:闭合性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夏洪海  吕德超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81-1782
目的探讨高龄梗阻性大肠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80岁以上急性梗阻性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4例,Hartmann's手术14例,Dixon手术1例,单纯肠造瘘手术4例。痊愈出院19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高龄梗阻性大肠癌是一类以全身各个系统脏器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应当始终关注全身状况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对全身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