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氟尿嘧啶是治疗胃肠肿瘤术后的常用化疗药,艾迪注射液是临床的常用注射剂,两药联合在临床上常见组合,需要其疗效及安全性的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系统地检索了检索维普、万方、知网数据库相关资料,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分析,并使用Review Manger5.2软件进行分析,发现联合用药 组患者疗效更好(RR=2.29,95%CI:1.44-3.62,P<0.001),生活质量改善(RR=1.22,CI在95%:10.14至1.31,P<0.001),白细胞减少(RR=0.53,95% CI 0.46-0.62,P<0.001),血小板减少(RR=0.48,95% CI:0.37-0.63,P<0.001)。这说明艾迪注射液在患者胃肠肿瘤术后进行化疗辅助使用,能够增强化疗的肿瘤杀伤作用,并且对于其常见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呕吐、腹泻等具有极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00%,对照组为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A (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IgA、IgM、Ig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肠道Treg/Th17细胞的平衡,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混悬液2 mL(1×10~6/mL),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组、化疗组及中药+化疗组,每组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连续3 d腹腔注射顺铂溶液液(0.1 mg/d),荷瘤组连续3 d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NaCl溶液。从第1天起中药+化疗组予以健脾固肠方0.6 mL/d灌胃,荷瘤组和化疗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18只小鼠于干预21 d后取材,测定3组肺癌小鼠体质量、种植瘤的瘤质量、肺转移灶个数;高通量测序法测试小鼠肠道菌群;RT-PCR实验分析小鼠小肠淋巴组织Th17和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化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化疗组抑瘤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化疗组的肺转移抑制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shanno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免疫指标FoxP3、RORγ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固肠方可能通过增加肺癌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Th17/Treg细胞平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改善机体免疫,进而抑制肺癌小鼠肺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估散瘀通脉膏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化疗患者,以随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散瘀通脉膏组37例、50%硫酸镁组25例。入组病人均予采用静脉药物补液治疗,静脉用药基本相同,分别予以外敷散瘀通脉膏、50%硫酸镁处理7d。结果:(1)治疗7d后与治疗前比较,散瘀通脉膏组和50%硫酸镁组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2组疗效相比,散瘀通脉膏组和50%硫酸镁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后散瘀通脉膏组疗效优于50%硫酸镁组(P0.05)。结论散瘀通脉膏防治静脉炎经临床观察表明具有很好的疗效,且疗效优于硫酸镁对照组,用于改善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引起外周静脉炎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人肝癌高转移原位移植瘤裸鼠切除术后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以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HCCLM3原位荷瘤切除术后复发转移裸鼠模型,分为补肾健脾方组(A组)、索拉非尼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模型对照组(D组),每组7只。术后第3天起,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共给药28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48 h处死裸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复发瘤体VE-cadherin、Eph A2、PI3K、FAK蛋白表达,计算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asculogenic mimicry density,VMD)以及肺转移细胞数。结果 (1)VMD:C组与其余3组比较,VECadherin蛋白阳性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D组相比较,A和C组Eph A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A、B、C组PI3K、FAK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VMD由低到高依次为C、A、B、D组,与D组比较,下调倍数依次为1.4、1.2、1.1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肺转移细胞数:与D组比较,A、C组肺转移肿瘤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能有效降低VE-Cadherin、Eph A2、PI3K、FAK蛋白的表达,减少肺部转移;与索拉非尼联用时,对VE-Cadherin、Eph A2蛋白表达抑制尤为显著,能最大程度阻止VM的形成,降低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固肠方对Ⅲ、Ⅳ期脾虚证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Ⅲ、Ⅳ期脾虚证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30例,另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治疗,中药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固肠方治疗,观察周期为6周。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内毒素(ET)、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采用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包括体质量和消化道毒副反应)。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DAO、D-LA、IFABP、IL-2、TNF-β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DA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单纯化疗组患者的D-L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中药干预组患者的DAO、D-L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2)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干预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1);经治疗后,中药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3.33%,单纯化疗组为30.00%,中药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3)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经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总有效率为73.33%,单纯化疗组为43.33%,中药干预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4)在稳定化疗患者体质量、改善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方面,中药干预组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健脾固肠方能够保护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扶正健脾方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该方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及途径。方法:建立裸鼠结肠癌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奥沙利铂组、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组、扶正健脾方+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组及谷氨酰胺+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组,每组10只;原位移植手术第3天开始,均按照0.01 mL·g~(-1)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第17天到第38天共21 d,连续灌胃处理。第39天仅提供水禁食,第40天处死取材。观察裸鼠体质量和肠道肿瘤的质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肠道肿瘤组织中AKT、PI3K的表达。结果:①裸鼠体质量和肠道肿瘤质量:各组裸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肠道肿瘤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比较,扶正健脾方+5-FU+奥沙利铂对肿瘤质量有影响,能使瘤体明显缩小(P0.05),但与谷氨酰胺+5-FU+奥沙利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I3K/AKT表达:扶正健脾方+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组与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奥沙利铂组比较,明显下调PI3K、AKT表达(P0.05);扶正健脾方+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组与谷氨酰胺+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组PI3K、AKT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扶正方联合化疗能有效控制瘤体大小,有效降低PI3K、AKT的表达;与谷氨酰胺联合化疗疗效相当,证实中药扶正健脾方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转移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肠道Treg/Th17细胞的平衡,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混悬液2 mL(1×106/mL),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组、化疗组及中药+化疗组,每组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连续3 d腹腔注射顺铂溶液液(0.1 mg/d),荷瘤组连续3 d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NaCl溶液。从第1天起中药+化疗组予以健脾固肠方0.6 mL/d灌胃,荷瘤组和化疗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18只小鼠于干预21 d后取材,测定3组肺癌小鼠体质量、种植瘤的瘤质量、肺转移灶个数;高通量测序法测试小鼠肠道菌群;RT-PCR实验分析小鼠小肠淋巴组织Th17和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 FoxP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化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化疗组抑瘤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化疗组的肺转移抑制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shanno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免疫指标FoxP3、RORγ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固肠方可能通过增加肺癌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Th17/Treg细胞平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改善机体免疫,进而抑制肺癌小鼠肺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肠道Treg/Th17细胞的平衡,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混悬液2 mL(1×106/mL),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组、化疗组及中药+化疗组,每组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连续3 d腹腔注射顺铂溶液液(0.1 mg/d),荷瘤组连续3 d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NaCl溶液。从第1天起中药+化疗组予以健脾固肠方0.6 mL/d灌胃,荷瘤组和化疗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18只小鼠于干预21 d后取材,测定3组肺癌小鼠体质量、种植瘤的瘤质量、肺转移灶个数;高通量测序法测试小鼠肠道菌群;RT-PCR实验分析小鼠小肠淋巴组织Th17和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 FoxP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化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化疗组抑瘤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化疗组的肺转移抑制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shanno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免疫指标FoxP3、RORγ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固肠方可能通过增加肺癌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Th17/Treg细胞平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改善机体免疫,进而抑制肺癌小鼠肺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方对人肝癌高转移原位移植瘤裸鼠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以及对索拉非尼的增效减毒作用  方法:剥取人肝癌高转移原位移植裸鼠模型(HCCLM3)肝癌瘤体,切1 mm×1 mm×1 mm大小,原位植入实验裸鼠肝脏内,术后常规无菌饲养。术后第15天开腹行新生肿块切除术,术后同前饲养。将实验裸鼠分为补肾健脾方组(A组)、索拉非尼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模型对照组(D组),每组7只;于第2次手术后第3天开始,根据裸鼠体质量给予相应干预,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每天1次。记录给药前1天、给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D0、7、14、21、28)裸鼠体质量以及给药后每天饲料消耗量,共28 d。最后一次给药结束48 h后处死裸鼠,采集血液、瘤体标本,测量瘤重、瘤体体积,并检测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  结果:①瘤重和瘤体体积:与D组比较,A、B、C组均能显著减轻复发瘤体重量并缩小体积(P<0.001);C组比A组更能降低瘤重及其体积(P<0.05)。②鼠重:与A组比较,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0比较,D7、D14、D21、D28各组裸鼠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体质量下降值从小到大依次为A组(0.60±1.75)g,C组(1.29±1.63)g,D组(1.57±1.84)g,B组(2.14±2.40)g。③饲料消耗量: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裸鼠饲料消耗总量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与A组比较,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裸鼠饮食量呈上升趋势,C组呈缓慢上升后稳步下降趋势,B和D组饲料消耗量减少最为明显。④血常规:各项指标4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象4个指标可见,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HGB水平A组均略高于D组,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B组水平最低,相较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指标水平均略高于B组(P>0.05)  结论:补肾健脾方能够抑制肝癌复发瘤体生长,增强机体对索拉非尼的耐受程度,减轻其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稳定机体日常饮食摄取和体质量,对索拉非尼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