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体感染西里伯瑞列绦虫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宣传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和锻炼我国血防队伍的新生力量,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血防事业,为我国血防事业培养人才,由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青年学术交流会将于2006年第4季度召开,届时将邀请国际及我国血吸虫病科研和防治领域著名专家和学者作专题报告。现将有关事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西流行血吸虫病有19个县(市)。防治初期,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约26%,有的地区高达80%,全区受威胁的人口达1300多万,血吸虫病严重地危害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阻碍经济发展。为了解决消灭血吸虫病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人员从50年代起,应用流行病学、病原学、免疫学、生物学、形态生态学、组织管理学等多学科技术,历时40多年的研究,参与人员数百万人,受检人数达19096895人次,查螺面积141407775m^2,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关键技术(如结合农业生产、消灭钉螺)属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3.
广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广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因素。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粪便虫卵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蛲虫卵检查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方法,并进行绦/囊虫病问卷调查。结果土源性线虫(钩、蛔、鞭、蛲)、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44.23%,检出7种虫种;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8.52%、23.25%、11.37%、19.85%和3.71%。桂东、桂南地区总感染率较高(59.72%、47.98%);学生总感染率(45.69%)较其他职业人群高;瑶族人群总感染率(76.77%)较其他民族高。≤15岁组人群蛔虫感染率较高,钩虫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鞭虫感染者主要为5~15岁儿童。绦虫病主要集中在桂北和桂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融水县绦虫感染率最高(8.46%)。结论广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12年前比较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桂东、桂南地区感染率较高;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西扇棘单睾吸虫5.8S rRNA序列及二级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广西人体扇棘单睾吸虫、扇棘单睾吸虫和钩棘单睾吸虫5.8S rRNA序列及二级结构,探讨他们的进化关系.方法 提取广西扇棘单睾吸虫DNA,PCR扩增并测定5.8S rDNA序列;登录GenBank获取扇棘单睾吸虫和钩棘单睾吸虫5.8S rDNA序列.应用相关软件将5.8S rDNA基因转换成5.8S rRNA.采用Zuker算法,构建5.8S rRNA分子二级结构;计算3种吸虫间的遗传距离和同源性,分析5.8S rRNA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特征.结果 广西人体扇棘单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5.8S rRNA分子序列比较显示第81、83、84、129和143位共5个碱基发生变异,这些突变碱基均位于5.8S rRNA分子二级结构未配对碱基区,未引起5.8S rRNA二级结构的明显变化;与钩棘单睾吸虫比较,显示第13、27、49、66、99、152、157位共7个碱基发生变异,其中3个碱基发生在配对区,4个替代发生在未配对区,碱基变异引起两种吸虫5.8S rRNA二级结构的明显不同;广西扇棘单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和钩棘单睾吸虫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1和0.044,同源性分别为96.9%和95.6%.结论 广西人体扇棘单睾吸虫5.8S rRNA序列与扇棘单睾吸虫高度同源,二级结构无明显不同,与钩棘单睾吸虫同源性较低,二级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1988年达到全区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全面转入监测、巩固工作.5年来,在自治区地病办的领导下,对如何巩固和发展县级血防机构作了初步探索.1 增加防治病种,扩大业务范围 血防机构在监测阶段,根据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县级血防机构每年完成螺情、病情监测及新感染等调查任务所需时间大约为4—6个月,余下的时间,将其他肠道寄生虫病如肝吸虫病等防治任务纳入各级血防业务范围,以充实血防业务工作量.由于业务范围扩大了,对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要求也提  相似文献   
6.
广西消灭血吸虫病的实践和分析广西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南宁530021黎学铭,王树声,黄铿凌,商少明,谭裕光,韦美璧我国流行血吸虫病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80年代广东、上海、福建和广西4个省(区)158个县(市)达到《消灭血吸虫...  相似文献   
7.
广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广西华支睾吸虫病的分布范围和流行特点。 方法 根据广西的不同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随机选取调查点。用水洗沉淀法或醛醚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 ,并计算克粪便虫卵数 ;用玻片压碎法、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检查中间宿主淡水螺、鱼类的自然感染情况 ;用解剖动物找成虫或粪检查虫卵的方法了解保虫宿主感染情况。 结果 共调查 4 4个县 (市 ) 135个点 112 4 4 4人 ,人群平均感染率为 2 0 .15 % ,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男性高于女性 (P<0 .0 1)。第一中间宿主有赤豆螺、纹沼螺、长角函螺和硬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有麦穗鱼、台细鳊等淡水鱼类 4科 32种。保虫宿主有猫、犬。人群感染方式以吃“鱼生”为主。 结论 广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广泛 ,其中南部地区流行程度较重 ,呈“片状”分布 ;北部地区较轻 ,呈“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1987~1989年,我们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年乡调查并殖吸虫,对有咳血痰史的居民痰液检查,在2例病人中查见肺吸虫卵,首次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发现并殖吸虫病人,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功能陶瓷制造对材料理化指标的特殊要求,以工业级钡盐为原料,经提纯、合成、获得杂质含量低、分散性好、颗粒为球形或近似球形、平均粒径≤1μm的高纯碳酸钡。  相似文献   
10.
初期采用以查清残存螺点和遗留病人为重点,同时,进行新感染调查的策略。后来调整为对原疫区外围和毗邻地区进行螺情监测及防止外来传染源输入。8年来监测查螺面积116522153m ̄2,查出13个残存螺点,面积2026m ̄2,无阳性钉螺。采用IHA、COPT和ELISA方法对疫区人群检测,有病史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8.35%、7.20%和13.08%,无病史人群为3.24%、3.40%和5.47%,前者高于后者。对幼龄耕牛粪检55874头,全部阴性。结果表明,广西血吸虫病监测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